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那抷土(四)

(2011-01-10 08:18:48)
标签:

天心

葛陂

老宅子

《水经注》

东武诗存

杂谈

分类: 散文.感悟

    如今的葛陂,已经完全脱去了历史的风尘。李澄中曾在其诗中写道“季氏曾城石屋根,雨霖葛冢汉臣魂”,说明在清初,诸葛祖先坟墓还是存在的。清康熙时诗人张昉初在《东武诗存》中有诗曰“葛陂留汉月,桃洞挂拳云。行父城之北,古屋岿然存”句,可见清初葛陂甚至还有“古屋”尚存。今天,“葛冢”“古屋”都已经烟消云散,对于当地人来说,葛陂如同一块普通的土地,历史被淹埋在绿油油的玉米之下。

    五爷爷说的那条大河,其实就是潍河,也就是《水经注》里记载的潍水。登上河岸,眼前豁然开朗,河水不不深,但是宽阔的河道里长满了莲花和不知名的水草,河水向东流过,水草也随着水流的方向蜿蜒飘动,象是少女轻盈的腰肢。想起族谱里记载的五世祖张泰放鹤的故事,应该就发生在大河中,想必那时的环境比现在要好得多,天空中常有白鹤飞翔吧。再看大河两岸,老柳低垂,柳枝轻抚水面,望着这些老柳,不知它们岁月几何?是否曾记得在此渔猎、耕作、读书的张氏祖先?

    五爷爷没有念过什么书,却与祖先有着最亲密的联系,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戏曲、族谱和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得益于一代一代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力量。传统文化就象缓慢生长的山脉,这山脉生长在乡间,在田野,在老百姓的心中,绵延至今,亘古不绝。

    但是在电视文化普及和快餐文化发达的今天,还有多少个少年能够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搬一个小板凳,和着蝉鸣蛙声,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还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意境?

 

    今年夏天,祖上的那座老宅子终于倒塌了,成了一片废墟。五爷爷听说我养花,用铁锹在老宅子的地基上挖了一袋子土。五爷爷说,这是屋框子土,是最肥的土。自从去年,五爷爷就说腿疼,弯不下腰,老了,不中用了。但是对我来说,五爷爷只要在世一天,我跟故乡就有一种斩绝不断的联系。

    是该回去看看五爷爷了,顺便把那一袋子老宅子的土也带回来,我要用它养花、种草,小心侍弄。我也要告诉我的子孙后代,惟愿以故乡的那抷土,“安置躯壳尔”。(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