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腊八粥

标签:
美食刘姥姥扬州腊八粥大明寺 |
分类: 散文.感悟 |
如今的许多民俗早已淡化,不经意间赶到扬州,才知道今天是腊八节。
同事小苏熬了一锅腊八粥,喝起来香咸适中,并伴有蚕豆、青菜、胡萝卜、豆腐等物,与家乡甜腻粘稠的腊八粥不太一样。小时候不太喜欢喝腊八粥,就是因为太粘稠而且没有什么滋味,必须放糖才能吃,但是因为放了糖,太甜腻,反而喝得不多。
闲聊中我问小苏,扬州的腊八粥应该怎么做?小苏说,扬州的腊八粥有两种做法的,有的人喜欢吃甜,自然就是用大米、糯米、红枣、桂圆、花生、栗子等熬制,喝时自然需要放糖。更多的人则喜欢这种咸味的腊八粥,原料也绝不限于八种,最多可达十八种。
而且腊八粥的制作也绝不仅仅是腊八这一天,一般提前几天就准备原料,先把黄豆、蚕豆、红豆、红枣、花生、莲子等清洗、浸泡,有些要提前蒸煮,比如黄豆,等煮到八成熟的时候,再用凉水冲,然后晾干备用。扬州是个盛产白果的城市,许多人喜欢在腊八粥里放白果。白果的处理就更麻烦了,先用锤子将白果一个个敲开,去掉硬壳,然后再将果仁在油锅里过一遍,去掉果仁上的红衣,这才能等着熬粥呢。
将这一等原料备好,熬制20分钟后,再施以当地特产山芋、慈姑、豇豆、胡萝卜等,再熬20多分钟。将事先挑选、洗净的青菜和老豆腐放在油锅里爆锅,放入盐、葱姜炒制几分钟,倒入已经熬好的粥里,一锅香喷喷、脆生生,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就熬好了。
我的天啊!制作腊八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不禁想起了《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茄鲞”,刘姥姥也惊呼:“我的佛祖!(一只茄子)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看来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扬州到底曾是富甲天下之地,维扬菜系闻名遐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吃上面的讲究真是名不虚传啊。
每年的腊八节也是扬州的寺院施粥祈福的日子。据报载今年扬州城区的八大寺院都有施粥祈福的活动。大明寺提前准备了120锅,熬制了24000公斤的腊八粥。媒体报道,今年的大明寺腊八粥共有18种配料,这18种食材包括:大米960斤、黄豆120斤、糯米480斤、红枣120斤、青菜600斤、蚕豆120斤、山芋240斤、老豆腐120斤、花生120斤、莲子120斤、元宵240斤、百叶60斤、慈姑240斤、红豆120斤、银杏120斤、豇豆120斤、胡萝卜240斤、芋头360斤。
每种食材都有着美好寓意:“比如青菜和豆腐加在一起,就寓意着平平安安;生姜可以去寒,对身体有好处;芋头寓意着生活中遇到好人、贵人;枣子寓意着早早发财;而莲子和元宵加在一起,则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施粥活动从腊月初七晚上八点到腊月初八早上八点,许多人夜里就来了,现在祈福的人群越来越多,不得不排起了长队。以前有带脸盆、大桶往家拿的,所以这几年大明寺做了新的规定,只能在寺里喝,不能往家带。
大明寺的方丈能修师傅说,腊八这个节日跟佛教有关。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昏倒在地。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
找到一首清代黄鼎铭的《望江南百调》中专咏腊八粥的诗:“扬州好,腊八粥真佳。托钵尼僧群募化,调饧巧妇善安排。枣栗称清斋。”
前一篇:故乡那抷土(四)
后一篇:张国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