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言碎语 |
布施是佛教术语,布施有三种:一为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穷的人;二为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为无畏施,即不顾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果。布施是佛教六度的第一度——度吝啬。布施的受益者不是接受方,而是给与方。只有别人接受你的布施,别人才成全了你积德行善,布施者才能达到修度的目的。
今天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整理了一些可以送人的衣物(大小、长短、厚薄共41件)亲自去邮局,寄给了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的第一民族中学的玉虎(达哇)、北风老师。捐款、捐物有过N多次了,但我从没有去邮局完成寄送工作,这是我第一次“亲力亲为”。
说到捐赠,现在全社会都在展开轰轰烈烈地为四川灾区捐赠活动,自然我也不例外。但为青海的藏族孩子捐钱、捐物是从去年开始的。去年我在一个朋友的公司打工,他们公司有一些员工(都是年轻人)组织为青海玉树地区的学生捐款(定向到人,每人每年200元生活费),捐物(衣物、学习用品)。他们是自觉自愿的奉献,而且其中的发起人(女)还多次到青海的县、乡、村送去款、物。(因为那些地区是高原的山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需要有车运送进去)所以,长年有这么一些志愿者、“发烧友”辛勤地工作着。我已经过了成为“FANS”的年龄了,但我还是为他们的热情、善良所吸引,使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也“买了几个孩子”——他们的语言。我也想为他们做点宣传,他们的天天助学网站是:http://www.tiantianzhuxue.com。
早在英国学习期间,最让我难忘的事情之一,就是英国人的慈善事业。在所有商业区,你都看到慈善机构开的商店,包括:书店、服装店、杂物店等。如果你有不需要的物品、书籍,可以直接拿到这些商店捐赠出去。我有很多书就购于这样的慈善书店,我也把自己不需要的书送到了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使我困惑的是,在我们国家慈善机构怎么那么屈指可数?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固定慈善场所?
许多人不捐款或少捐款的原因之一就是“信誉”问题。听说此次地震发现有人在灾区售卖救灾物资的现象。以前也听说希望工程、格桑助学等的款项、物资被截留、被侵吞的报道。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还有没有一点良心?还有没有一点廉耻?至少用现代人的语言可以说是“很变态”的。如何监管这些善款、物资的发放和使用的确是个问题,要谨防不法、变态分子钻空子,伤了众多善良捐赠者的心,毕竟我们的心已经很脆弱了。
在我整理捐赠物品时,发现有很多衣服是新的,或者只穿过1-2次,忽然有了罪恶感。记得小时候有一句流行语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我事业顶峰时期,也就是我最“富有”的时期,除了我父母替我捐物以外,我真的忽略了帮助那些贫困、边远地区的人们,太自私了。2003年,我去了西藏旅游,看到那些生活在4-5千米高原上的孩子争抢我拿出的圆珠笔、水笔时,我感到心酸。有一个孩子已经得到了一只笔,可他第二天又到我们住地找我,还想再要,我问他为什么还要?他很自豪地回答:“我已经去XX学校上学了。”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多带些学习用品!为什么没有索要孩子的通讯地址,给他寄去呢?!(记得当时别人告诉我,旅游地区的人已经变得不纯朴了。所以,总是怕受骗。)如今想想,不就是学习用品吗,还能受多大骗?我们在大城市生活,被“忽悠”的次数和损失的钱财不知有多少!难道还吝啬学习用品被骗?看来,我真是要学会布施了,虽然我不是佛教徒。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早已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