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之后 借尸还魂当前(醋瓶沉思录6)

标签: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国交响音乐 |
分类: 晃呀晃呀晃醋瓶 |
Dolce卖弄精神,晃醋斋内近期僚党频访
谈笑无白丁也就罢了;
孰知昨日孤馆遇神,
几位村外鸿儒随风潜入夜, 谆谆灌醋瓶。。。。。。。
呵呵,杯醋长精神!半瓶接着举觞。
文化寻根
话说到九十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鲁迅爷爷的拿来主义檄文,让国民们振奋不已,
酣畅淋漓向着世界,踌躇满志的去吧!
拿工业、拿科技、拿经济、拿生产。。。。
一路行来,西学东盈;国家崛起、恢复荣光。。。。。。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筑梦成真是当时每个孱弱国人的愿望,
国运似饿夫,渴求拿来主义让其拥有逐渐红润的脸蛋和健康的肢体。
然而赶超匆匆的同时,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拿来主义之后,似乎不幸被周爷爷歪打正着:
如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的鱼翅。。。。。
血肉模糊。
当前的文化,小裁缝尚不敢触及谈“礼、义、仁、智、信”的古典人文传统教育;
半瓶归结有四:
1、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干涸
2、人文领域底气虚脱
3、文化主体导向不明
4、文化传承精神淡漠
昨天
zhangxian
谌强
呵呵,托马斯、卡莱尔的公式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以上老师的观点想必和丹青哥哥一致:
有什么样的文艺,就有什么样的人民。。。。。。??
呼呼,dolce真要去给之洞太爷爷扫墓。
文化呀文化
又被壹公百年前不幸而言中: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
百年苦旅
来自历史深处的民族骄傲与文化自信。。。灰飞烟灭。。。
道德诚信、国学绘画、民族音乐、中医京剧。。。如履薄冰。。。。
羊亡几度泣多歧,错认梅花被雪迷
乐迷心窍
而在当前学院派作曲理论界,就此也莫衷一是;
现代作曲家的民族交响乐作品层出不穷,民族交响乐的创作已经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重要标识之一。
醋瓶认为
文化差异,是世界文化的斑斓看点;越多越好;
但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需要怎样的载体、形式、渠道去介入和释放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文艺复兴后固弱金汤的西方文化意识领域,
没有民族的,谈何世界?
发扬国光?得有东西发扬,有东西炫耀。
没有生存,谈何复兴?皮之不存 毛将附焉?
醋瓶狂想:
缝合民族文化血脉。。。四海之内届兄弟。。。。
在“中西合璧”的特洛伊木马里:
藏匿和捍守的
是道德诚信、国学绘画、民族音乐、中医京剧等不朽魂灵。
PS:
dolce草船借箭
以下皆鸿儒,羽扇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