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闲到心闲始是闲:禅门诗偈三百首②》

标签:
禅诗风斯若读书闲到心闲始是闲文化 |
分类: 夫妻书评 |
我对这本书中的“分析与鉴赏”部分是有一些疑问的。从大众学习的角度而言,把古言翻译成白话文或许还有一些必要,这让“白话新唱”部分有了存在的价值,然而作者的分析、鉴赏……,如果是从学习、欣赏诗的角度来看待,我觉得还勉强说得通,但是如果从禅、偈的角度而言,真的需要解释吗?谁的解释又才是真谛呢?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特别是诗词曲赋,我觉得呈现给读者的就应该是它们本身,或许,有心人可以通过考证为其中的字词加一些注释,但是就通篇而言,一解释就失去了意境了。禅诗、佛偈在我看来更是如此,我觉得真正的道并不是谁给我讲了我就能明白的,而是要靠我自己的悟。别人得道的法门永远是别人的,而我的才是我的。
书中有两个小故事很是有趣:
有一天,一位博物多闻的学者拜访大师,滔滔不绝发表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无上帝论”。
大师充满兴趣听完后,喜悦地说:“听了您这么精妙的高见,使我更相信上帝的存在!”
学者愕然,问说:“为什么呢?”
大师说:“像您这么优秀的人中极品,如果不是上帝,还有谁造得出来?”
——这种感觉多么像现在那些拿着成功案例来解读的人,只要想证明一件事情,你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的论据。
有人问大师:“我该怎么做才能悟道?”
大师说:“如果你想悟道,你必须知道两个秘诀。第一个就是要深刻认识:所有使人悟道的方法,根本无效!”
那人愣了一下,说:“既然这样,还有第二个秘诀吗?”
大师笑着说:“当然有,第二个秘诀就是:你必须忘掉第一秘诀,依然努力不懈。”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中的一句话“捉鬼的第一诫,就是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鬼。”
挑出我喜欢的几首共享,无论是读诗还是读书,我觉得需要记得的都是文中的道理,而并非作者是谁,所以,我也只是列出了我觉得好的词句,至于何处得来,真得不是那么重要:
一年春尽一年春,
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
月明非为夜行人。
正月梅花落,
二月桃花红,
荣枯元有数,
不必怨春风。
天边鸟去不送,
溪上云来便看,
寓世岂存形迹,
见人何必衣冠!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一念心清净,
莲花处处开,
一花一净土,
一土一如来。
前一篇:“二次元经济”的多元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