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读一书,第二十四本:《认同力:超越品牌的秘密 Affinity Beyond Branding》

(2015-06-11 06:46:51)
标签:

读书

营销

品牌

价值

文化营销

分类: 夫妻书评
日读一书,第二十四本:《认同力:超越品牌的秘密 <wbr>Affinity <wbr>Beyond <wbr>Branding》


  不厚的一本书,但是里面还是有些内容的。


  “在我眼中,汽车、阿司匹林、尿不湿……都是文化物品,而我只把市场营销看做文化运用和理解文化物品的方式。我是一名市场调查者,我的本质是研究人,理解人。做到这一点,市场营销就容易了。”


  上面这段话是书中记录的,作者之一马丁·戈德法布在1990年说的话,我觉得说的太到位了。这段话对现在那些只迷信某种营销方法而忽略了消费者与需求的营销人来说,就是好一记响亮的耳光。市场营销,本来就是应该针对消费需求、针对消费者的。即使是B2B的项目,最终决定采购的也是个人,B2B说明的只是该种商品或者服务的用途,而非营销目标。在书的开篇就看到了作者对于营销本质的认识,让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增加了许多。


  这本书谈的是品牌,所以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个一个品牌的定义:品牌=(有形特质+超越价格的无形特质)÷价格=价值。


  我觉得这个公式的数学部分未必符合所有营销人的看法,但是“品牌=价值”是我非常认同,更是非常赞同的。我理解这里面的“价值”,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商品与服务,是要靠消费者的认同来生存的,而这种认同,往往是和成本无关的,只和对消费者认同时的价值观有关系。


  比如一瓶矿泉水,放在超市里,最贵能卖多少钱?如果这瓶水被一个游客背在包里去旅游,值多少钱?如果这瓶水恰好对这个游客是多余的,而他刚好在沙漠里碰到一个快要渴死的人,这瓶水又值多少钱?——这个时候,水的价值已经和成本、运费……什么的都没有关系了,这瓶水对于这个快要渴死的人的价值就等于这个游客对于垂死人的品牌——那就是救命之恩的恩人,恩人这个品牌是很值钱的哟!


  除去上面两个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一直在讲的是“文化对于营销的价值”。书中所说的文化并非企业文化,而是要让产品融入消费者的文化当中。记得在10多年前,做高校活动的时候,最简单的把商业宣传带入校园的方式就是赞助学校既有的活动,这种融入校园文化的方法既可以躲开校方的很多硬性规定,又可以在最大限度下节约成本。


  这本书的问题是:书中的案例都显得很奇怪,我一直没办法百分之百地把案例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概念结合起来,我觉得书中论点和结论、论述都很棒,但是例子真的很怪诞,想要表达什么或是证明什么呢?而且,太多关于福特的话题了。


  值得一看的书,如果你觉得书中的案例不错的话,可以交流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