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离职
(2022-11-24 14:28:46)分类: 学习 |
精神离职
“精神离职”就是“人在工位、心已离职”“我司雇我在,人在心不在”。
过细的劳动分工会造成岗位冗余、剥夺工作的意义和个人的成长路径,从而降低社会生产效率。
有1/5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处于精神离职状态;有1/3的人承认自己把每天的实际投入工作时间减少了一半以上;还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就算被老板发现自己“精神离职”的状态,也不在乎。
这个词在国外走红之后,最近也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引发职场人的热议。到底是什么引发了“精神离职”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由个人的职业倦怠期引发的,需要自己调整心态;也有人认为,这不是个人现象,而是当代职场人对“无意义工作”的一种消极抵抗。
第一,过于细致的劳动分工,不但不会提升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
第二,过于细致的劳动分工,会让工作丧失意义感。
人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叫“身为原因的快感”,也就是,自己是推动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是成就感的来源。
一个人的工作必须拥有最低程度的完整性,他才会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否则工作就只是强制劳动。
第三,过于细致的劳动分工,会让人失去持续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