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钻石的故事
(2022-09-14 10:37:07)分类: 学习 |
人造钻石的故事
目前,中国人造钻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其中珠宝级的人造钻石占全球总产量的50%。在中国的产能当中,又有80%位于河南。光是河南商丘,一年的人造钻石产量就高达400万克拉,接近全球总产量的一半。
押注人造钻石市场的施华洛世奇,它卖的所谓“水晶”,其实是人造铅玻璃。
把人造珠宝卖出好价钱,施华洛世奇绝对是宗师级的。
钻石就是金刚石,天然钻石是碳分子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金刚石。
人造钻石是什么呢?就是碳分子在人工营造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金刚石。
天然钻石与人造钻石的区别,就是冰山上的天然冰块和冰箱里冻的冰块的区别。
关于天然钻石,普通人可能有两个误解。
第一是认为,它之所以很贵,是因为储量稀少。错了,金刚石的天然储量很大,卖得贵是因为钻石业务被垄断了。从开采、加工,到鉴定、设计、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被牢牢把持在以戴比尔斯公司为首的五大钻石商手里,它们垄断了全球90%的天然钻石产销。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以为“结婚戴钻戒”是一项悠久的文化传统。错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被发明的传统”,在西方世界也不超过200年时间。而西方世界之外的普通人相信结婚必须要有钻戒,是最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这要归功于戴比尔斯公司,它靠强大的营销能力,把“钻石=爱情”这个公式成功写进了全世界普罗大众的心里。
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他们早在1954年就掌握了人造钻石技术,不过当时做出来的人造钻石含有杂质,颜色是浑浊的黄色,所以只用于工业用途。后来通用电气继续研发,在1971年制造出了宝石级的人造钻石,不过成本太高,比天然钻石还要贵,没法市场化。
又过了40年,直到2012年左右,人造钻石的制造成本终于低于天然钻石了,开始走进公众视野,也有珠宝商想做人造钻石的生意。不过就在这时,却迎来当头一击。
首先是戴比尔斯站出来振臂一呼,说大家千万别上当,谁买人造钻石谁是傻瓜。戴比尔斯的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感性层面的,这种人工制造的廉价货能代表爱情吗?难道你的爱情是“伪造”的、廉价的?你送一颗人造钻石给女朋友,怕不怕挨打?
第二个理由是理性层面的,天然钻石虽然贵,但它能保值啊。所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指钻石的保值价值。而人造钻石买回去,立刻就不值钱了。
第一,谁说钻石一定要和爱情绑定?都2022年了,女性是为自己而活,钻石就是一种普通珠宝、一种时尚饰品,可以随心随意地更换,不一定要有什么特殊含义,一颗戴一辈子。你看,让钻石和爱情、婚姻脱钩,把它划入时尚饰品的范畴,这就进入了人造钻石的优势领地。
第二,谁说人造钻石是收智商税?论品相,人造钻石在纯度、成色等方面比大多数天然钻石更好,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1/3到1/10。至于天然钻石的保值价值,事实是,2克拉以下的钻石都不存在什么保值增值的空间,5克拉以上才谈得上收藏价值。换句话说,大多数消费者买的天然钻石也都是一次性消费品,转手卖不出去的。既然如此,为啥不选更物美价廉的人造钻石呢?
前一篇:喜欢故事
后一篇:3D打印引领制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