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D打印引领制造革命

(2022-09-15 16:10:04)
分类: 学习
3D打印引领制造革命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3D打印只是用来制作塑料模型的小众技术。其实在过去几年里,3D打印无论是应用广度还是研究深度都大大拓展。
目前3D打印技术的两大发展方向。
本质上,3D打印是一种材料成型工艺。根据材料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个方向。
结构材料方向,就是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打印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结构。
功能材料方向,就是主要利用材料的发光、放电、传热等功能特性,把这些特殊的功能材料打印成型。
结构材料。火箭里面用的3D打印阀门,或者植入人体的3D打印骨骼、牙齿,其中所使用的金属、陶瓷等就是结构材料。研究人员的探索方向,就是打印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结构。
香港城市大学他们打印出了一种新材料,强度跟木材差不多,而密度只有木材的一半,而且还具有高延展性,能压缩将近50%,很适合作为缓冲材料,用在减震跑鞋、缓冲头盔等产品中。
他们使用的工艺也并不复杂,就是用常见的聚乙二醇(PEG)作为原材料,用3D打印加工成一种由几百微米大小的网格排布而成的立体结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们把打印出来的聚合物做了二次加工。利用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把材料放在惰性气体中加热,让一部分材料碳化。这样,在材料内部就形成了一种由聚合物纤维、石墨烯等交叉而成的复合状态。实现了又轻又柔韧的材料特性。
第二个研究方向,功能材料。
很多可以发光、放电、传热的材料,化学结构都比较敏感,很容易在3D打印所需要的高温、光照条件下被破坏。所以,研究重点就是怎么优化工艺,怎么把这些敏感材料打印成型。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用一种叫“量子点”的材料打印出了3D模型。“量子点”是一种直径在纳米量级、颗粒状的荧光材料。现在有一种“量子点液晶电视”,就是用这种材料实现的彩色荧光。
这种量子点材料在传统的工艺中只能进行平面加工,很难构成立体结构。也就是,只能构成二维的荧光图片,而不能形成三维的荧光模型。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3D打印工艺,以几十纳米的超精细分辨率,把量子点材料加工成各种立体模型。
要让这种材料可以被3D打印,就必须在分子层面着手,设计一种化学键机制,把量子点颗粒给“粘”起来。研究人员就在量子点颗粒的周边,添加了如同粘钩一样的化学结构。在一种特殊的激光照射下,量子点颗粒就会以纳米级的分辨率相互粘接起来。通过不断移动光的聚焦点,就可以像画画一样,在含有量子点颗粒的溶液里打印出一个立体结构。
研究人员通过这种工艺,打印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大礼堂等立体模型,它们都保留了量子点材料的荧光功能。这种技术有啥用呢?未来,可以用这种工艺来打印各种光电传感器,市场空间非常大。
你看,从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到各种独特的功能材料,3D打印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先进制造革命。有人说,3D打印对于21世纪制造业的意义,就相当于福特流水线对于20世纪制造业的意义,带来的是颠覆性变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