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的知识点
(2021-08-22 19:22:47)分类: 学习 |
基地组织的知识点
这几天阿富汗天天热搜,基地组织关注的人也都了,为什么叫基地组织?有什么说法?原创知识点,欢迎分享!
“基地”组织(Al-Qaeda)在阿拉伯文中的意思是“基地”。1988年,由本·拉登创建。拉登成立该组织的最初目的是以此组织为基地,他的灵感来自一本书《基地》。
《基地》七部曲是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是一部150万字的经典史诗巨著,创作时间跨度长达50年。它几乎获得了科幻小说能获得的所有荣誉:奖项、销量、社会影响。
本拉登第一次看到的应该是出版于1982年的《基地》三部曲,在“9·11”恐怖袭击之后,本·拉登接受英国《卫报》采访的时候说过,我这个“基地组织”的名字,就是受《基地》的影响起的名。本·拉登认为自己做的事,和小说里主人公一样,是一个正义的事业。
阿西莫夫,1920年出生在苏联,是一个犹太人,他在3岁的时候,跟着爸妈移民到了美国。阿西莫夫一生的著作非常多,但有三个系列作品最出名,分别是《基地》、《机器人》和《帝国》。
《基地》的主要内容:
在未来,人类成立了一个遍布银河系的银河帝国。帝国有一个皇帝,分封了诸多领主和贵族。一位叫谢顿的天才数学家预测,银河帝国会迎来一段长达3万年的混乱期,此间生灵涂炭,科学退步。为了避免这个悲剧,必须建立一个叫“基地”的组织。在这个过程里,基地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各种旧势力和野心家怀着各自的目的,相继加入争夺。经过漫长的斗争,基地的英雄们最终战胜了这些势力,而基地背后的操纵者也露出了真面目,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叫丹尼尔的机器人策划完成的,而整个银河帝国其实是一个由机器人和人类共治的政体。在未来,机器人将继续控制银河帝国的走向。
基地的精彩语录:
银河帝国已经在衰败了,科学退步,生灵涂炭。只有一种办法能拯救银河,就是建立“基地”。
基地之所以这么繁荣,核心原因不是因为它的科技发达,而是因为基地的人掌握着心理史学。
生命有一个愿望,就是连接在一起,整合成更大的生命。
只有让全银河的人类最后团结成一个生命,才能去和其他星系的生命群团去博弈。
天要下雨,娘要将人,这事今天它干不成,明天干不成,但在未来,它不一定还干不成。
三个社会架构方式:
1、基地模式,未来银河帝国会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未来呢,银河帝国可以重振帝国雄风,形成一个军事霸权帝国。
2、心理史学模式,未来银河帝国会是一个以数学为主的世界,偏重精神控制。
3、盖亚模式,未来,整个银河系的所有生物、所有行星、所有有机物无机物都会连接一个生物,让整个银河系完成一次升级。
人类的三个矛盾:
1、农业封建帝国和商业民主的政体之间的矛盾;
2、思想控制和自由意志的矛盾;
3、充分民主和不充分民主的矛盾。
前一篇:互联网语境下的开放式创新
后一篇:从地心说到日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