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你听说过吗
(2021-08-07 10:59:08)分类: 学习 |
南大洋?你听说过吗
世界上有几大洋,大多数人的回答很可能是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从2021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之后,四大洋就变成了五大洋,多出了一个南大洋。
在2021年的6月8日“世界海洋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承认南大洋,它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
南大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到62°间的太平洋海域,换句话说,你可以把南大洋理解为围绕南极洲大陆的海洋。跟其他四大洋不一样的是,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
你打开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其他四大洋几乎都被大陆包围着,比如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被亚洲和美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和美洲包围,但是南大洋不一样,它的南面是南极洲大陆,北部边界没有连接着陆地,而是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相连。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地理学家一直把南大洋当作这三大洋的南部延伸。
为什么还要把南大洋单独分出来呢?
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南大洋在全球大洋的环流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过去科学家的共识是,北大西洋决定着全球的洋流。因为温度低、盐度大,北大西洋表层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并流向南部,到南半球之后再上翻,返回北部,这样一来,海水的流动像传送带一样,把太阳照射的能量分布到地球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不同地区,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温度低、盐度大的特点,并不能驱动大洋形成环流,新的观测和模拟表明,驱动的源头在南大洋,靠的是强劲的风力驱动。南大洋的环南极西风,是地球表面最强的风系,它有多厉害呢?由它引起的上升流,可以让2000到3000米深处的海水上涌,从而使得地球80%的深层海水能重见天日。你可以这么理解:有一条“大洋传送带”,海水从北大西洋下沉,从南大洋上升,海水通过这个过程来影响全球的气候。
过去科学家认为,驱动传送的力量来自北大西洋下沉流的推动,而近年来新的发现认为,力量的源头来自南大洋上升流的拉动。
几千米深处的大洋深层水,离我们那么远,怎么流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非常密切,大洋的水控制着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我们关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而海水里的碳是大气的60倍;我们关心气温的升降,可正是海水在控制着气候。理解了南大洋在海洋学上的特殊位置,甚至可以说是中心位置,才能更好地探索和利用海洋。
世界各大洋相互连接,它们的中心是“新晋”的南大洋。不过要提醒你的是,追溯历史,“南大洋”这个词其实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科学界对“南大洋”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同时随着认识的更新也在不断调整。早在2000年,国际水文组织就已经明确了“南大洋”这个概念,但是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不少科学家认为,其他大洋海底都有对应的大洋中脊,脊就是脊柱的脊,这是地壳最活跃的地方,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和地震,也因此能产生新的地壳。但是南大洋缺少中脊,因此并不承认它的独立地位。
我们承认南大洋的存在,那么,世界五大洋的面积大小该如何排列呢?南大洋会排在第四位,前面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排最后的是北冰洋。
前一篇:说服力:在于怎么讲故事
后一篇:县域经济的思考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