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脂肪(二)
(2021-07-13 10:10:37)| 分类: 学习 |
科学认识脂肪
(二)
总结一下,提到脂肪只能想到“胖瘦”的变化,是因为很多人对脂肪功能的认识不全面,只停留在了提供能量上,其实脂肪还有更多独特的功能。对普通人来说,怕胖要控制的是总能量的摄入,不需要刻意低脂饮食。
第二个问题;更严重的困惑。有脂肪肝、高血脂是因为脂肪吃太多了吗?有这个困惑,是因为我们对脂肪的代谢了解得不全面。
有些人因为害怕脂肪肝、高血脂这些疾病,大鱼大肉都不吃了,连牛奶都换成脱脂的,但还是没能改善血脂的情况。还有些人,本来就很瘦,吃得也很清淡,体检时却发现了脂肪肝。这都和身体里的脂类代谢有关。
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这里用了“脂类”这个词。如果你看血脂报告单的话,就会发现不但测了体内脂肪,还测了胆固醇。在动植物体内,脂类是个总称,95%以上都是我们熟悉的脂肪。剩下那5%叫“类脂”,它们的物理性质或结构类似脂肪,胆固醇、磷脂、糖脂都属于类脂。
身体里的类脂量虽然少得多,但对健康影响很大。比如有研究显示,“高胆固醇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所以说到身体里头的代谢部分,我们用“脂类”更合适。
脂类的代谢通路分成了“出”和“入”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脂类被吸收,通过血管运到肝脏,这是“摄入”的过程。第二部分是肝脏重新合成脂类,再通过血管运输到各个组织加以利用,这是“输出”的过程。两部分的交叠,是血管通道和肝脏“中间站”。
那如果脂类在血液中含量过高,就会导致高血脂;如果脂类堆积在肝脏里,就会导致脂肪肝。
你一定发现了,想避免脂类堆积,光限制“摄入”不一定管用,还得看看“输出”有没有问题。
谁在身体里负责脂类输出呢?你可能在体检报告单上见过各种“脂蛋白”,它们发挥的就是类似“快递员”的作用。
用送快递来打个比方。
脂类就是快递员要送的包裹。脂蛋白,也就是快递员,分为好几种,它们的分工非常明确。比如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专门负责“派件”。它们负责把脂肪和胆固醇从肝脏派送到身体各处。而高密度脂蛋白专门负责“退货”,它们会收集胆固醇带回肝脏。
如果负责派件的快递员出问题了,包裹堆积在肝脏,脂肪肝就来了。如果负责退货的快递员少,包裹全都派出去了没人回收,血脂就高了。
总结一下,我们对脂类代谢通路的认识不够,才会有“吃多了脂肪会导致脂肪肝、高血脂”的印象。“输出”代谢通路出问题的时候,即使你在“输入”上吃得再低脂也没用,找专科医生做明确的诊断,找营养师综合调整饮食才是出路。
第三个问题: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该怎么摄入膳食脂肪呢?这就要说到最后一个人们对脂肪的困惑了:到底是动物油更健康,还是植物油更健康呢?
这需要我们对脂肪构成的认识了。
“动物油不健康”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动物来源的油脂里面“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更高。
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分子,粗略地可以分成饱和的脂肪酸和不饱和的脂肪酸。刚开始科学家研究脂肪和健康的关系时,有不少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超标,会增加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既然这样,就有很多人说,植物油里的饱和脂肪酸少,那就多吃植物油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