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变化始终保持敏感与果断
(2021-06-29 16:21:11)分类: 学习 |
对未来的变化始终保持敏感与果断
当一个企业发生变化的时候,老板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那个人。
日本人凭着精益化管理能力和超高的产品性价比,对英特尔主导的存储器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到1985年时,日本存储器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正式统治了全球市场。
重压之下的英特尔陷入了亏损。在公司内部,有人觉得应该跟日本人正面硬刚,搞价格竞赛;有人觉得应该烧钱研发,搞弯道超车;还有人觉得应该放弃存储器市场,把力量集中到特殊领域。一时间,议论纷纷,人心思动。
最终,格鲁夫选择了第三条路,放弃存储器市场。
这对格鲁夫来说其实是一个艰难又痛苦的抉择,因为存储器就是英特尔发明的,而且,他和韦尔奇情况不同,他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英特尔的创办者之一。放弃存储器,等于是烧掉了自己的功劳簿,同时还砸掉了全公司人的饭碗。
但他还是选了这条路,因为他知道,如果换一个CEO来掌舵,新CEO上台做的第一件事肯定也是放弃存储器。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自己动手。
在砸掉了大家的饭碗后,格鲁夫的任务是给大家换一个新的饭碗。
格鲁夫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叫“十倍速变化”。他认为,未来计算机产业的技术变革、需求变革的速度可能是预期的十倍,哪怕是英特尔这样的明星企业,也可能会突然陷入巨额亏损的困境中。今天让你获得成功的战略,可能到明天、后天就会成为你继续进步的阻碍。所以没有任何战略可以保证长期有效,企业必须快速求变。
在格鲁夫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英特尔果断放弃了存储器市场,聚焦CPU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系列变革世界的产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奔腾处理器。
1997年,英特尔又重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格鲁夫也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格鲁夫则说:“当一个企业发生变化的时候,老板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那个人。”在他和高层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决定放弃存储器转战处理器的时候,发现不少中层早就已经准备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