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的城市中心(2)

(2020-10-22 19:47:38)
分类: 学习
深圳的城市中心(2)

你去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问当地人市中心在哪,大概率人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答案。比如北京人会说是国贸CBD,上海人会说是外滩-陆家嘴,广州人会说是珠江新城。
但是,你问一个深圳人,他们的市中心在哪,深圳人可能就没有统一答案了。深圳人可能会给你5个不同的答案——如果我们统计一下,深圳什么地方的就业人口密度高,那么你就会发现有5个区域的就业密度,都超过了3万人/平方千米。
这五个区域,从东向西依次是:罗湖金三角、华强北、福田CBD、车公庙、高新园。其中就业密度最高的是最东边的罗湖金三角,不过就业人口最多的是,最西边的高新园,6平方千米的地段有31万人就业。高新园所在的南山区的公司市值也极高,高新南山区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
深圳市政规划研究院对这些区域的产业结构做过统计,你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说,最东边的罗湖金三角,核心产业是商务服务、批发、房地产;往西一点,挨着金三角的华强北,核心产业是商务服务、软件信息技术以及专业技术——你也知道,华强北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再往西一点,福田CBD,这个区域的核心产业相比起前两个区域,增加了货币金融服务以及资本市场服务,这相当于是深圳的陆家嘴;而到了最西边,高新园,核心产业几乎完全由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制造主导。
那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5个市中心以及他们的产业结构呢?
因为你要知道,深圳这个城市发展的脉络,一直都是自东向西发展。像是深圳第一个火车站,第一个地标建筑,第一个口岸都在东边。所以越是靠东边的区域,越是特区经济初期的产物。而越是靠西,则越是近些年新兴经济的产物。
说到这你就明白了:深圳的市中心,正是这个城市发展历史脉络的记录,是深圳经济演化留下来的足迹。从东向西的发展,正体现出了前面所说的,深圳从贸易代工,到模仿制造,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市中心的崛起,背后都是深圳的一次自我革新和自我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