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马桶盖
(2015-03-01 00:32:56)
标签:
马桶盖 |
分类: 经济 |
问题不在马桶盖
春节出境旅游,中国人热购日产马桶盖成了大新闻,引以为耻的不少,嗤之以鼻也不少,不以为然的更不少。
前两年到日本,看到电饭堡的热购成风。大超市里,大锅小锅铜锅合金锅应有尽有。我想到一点是,日本的产业界在解决吃饭问题上真是用尽了心思。日本的米饭的确好吃,我以为主要在于它的大米,其次在于它的锅。这工业与农业互相配合,“饭”的质量也就达到了高水平。
对于满足人体物质生活需要的工业产品上,日本产业界可以说是样样用心。电动剃须刀在世界各地的热销,早已不是新闻。搞到马桶盖,也是必然。但在这一领域并不是所有方面,日本产品占据优势。香水、时装搞不过法国,跑鞋、马桶不如美国,至于皮肤保养品、化妆品之类,各有千秋。医疗器械、药品,还是西方国家的重镇。所以,各国的工业产品,各有所长,以长取胜,受到各国欢迎,也很正常。“抢购”日本的马桶盖,就像中国人到欧洲买LV、瑞士手表等,道理一样,不过前者是日用消费品,后者是奢侈品。抢购奢侈品和名牌,虽有消费观念的批评,但以为耻辱者不多,何以抢购日用消费品,却成了有点丑的“新闻”?
抢购日产马桶盖,是国人境外消费的理性,而这理性中又存在着不理性。前几年抢购日产电饭堡的高温退烧了,因为国产的电饭堡质量并不差。日产马桶盖热起来,也会促进国产马桶盖的质量和水准。目前国产马桶盖的质量水平与日产差距如何,国人大概很少能说出个道道,抢购日产马桶盖,其实背后是对日本产品整体质量水准的信任。这是国内工业界值得反思的问题。无论是电饭堡还是马桶盖,国内同行各自为阵,不知道既然是进口替代行业,就应该盯住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让国人明白其中的差距,以便消费者从性价比较中理性地进行选择。现在国人无从知道日产与国产的差距,购买理性自然也得打折扣了。
抢购马桶盖,只是国人提高自己消费水平的表现,无须批评指责,大惊小怪。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产业界的“精工”精神。将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细细区分,做好其中的一样,就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衣食住行,已经五花八门,细分至眼、耳、鼻、舌、身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各种工业设计配方材料工艺等等的综合运用,国产日用消费品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工业观念和意识。许多日用产品的实际功能指标,与国际水平差不多,但心思用得不完全,就会让消费者在“感觉”上差一筹。日本饭、中国饭,果腹功能指标大概不会有明显差距,但米粒的白如玉、有弹性、微含甜,这种感觉上的细微差别,造成的价格和需求的巨大反差,足以说明工业日用品的设计与制造,需要多么用心思。
从国人到国外买奶粉、买电锅、买马桶盖的各种热潮,其实已经透露出一个十分清晰而强烈的信息:国人消费水平新的升级换代已经到来。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机遇,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中国的工业界。偷工减料、制造伪劣产品尚且难禁,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下,把国内消费者赶到境外,就是题中必有之义。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实在是整个产业精神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