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水深:李显谋蓄志十年为父复仇(二)
(2013-07-04 06:46:48)
标签:
帮会反洋教李洪案李显谋李昭寿文化 |
分类: 历史 |
帝国主义列强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它们认定所有的教案都与哥老会有关。只有打击策动和领导这些反洋教斗争的哥老会核心机构,才能从根本上平息这次席卷各地的反洋教风潮,以维护它们在华的侵略利益。
“美生案”成了他们实现这一目的的突破口。
美生(C.Mason),又译作梅生、梅逊,是在海关供职的一名年轻的英国人。1890年,李洪通过曾鸣皋、徐春山等人,给美生六万两银子,托他到香港采购军火。1891年7月下旬,李洪先雇英人爱司美在香港办妥了35箱军火,由美生雇洋人负责押送,共中6人是哥老会会员。9月9日,他们搭乘招商局致远号轮船离港。香港《德臣报》风闻消息,便发电报通知了上海海关,所以,由英国人控制的上海海关事先掌握了这批军火入境的情况。9月12日,致远号到达上海,立即被江海关扣留搜查。美生见事机败露,便当夜搭乘怡和洋行的福和号逃往镇江。13日夜,英国兵舰莱德普尔号出动,配合镇江海关在福和号上逮捕了美生,押往上海。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美生案。
因为案情重大,9月23日,英国方面破例将这位享有治外法权的英国人交由上海道台聂缉椝进行非正式审问。美生供出了一些重要案情,说洋人加入哥老会的不少,镇江各处已经购买藏匿的军火很多。江海关还从美生的笔记本中发现有福建海关细崽徐春山、镇江海关细崽徐春庭参与起事的记录,一并交给了上海道。
在列强的支持下,清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李洪被迫取消了起事计划。虽然清政府逮捕了不少有关人员,但他们不是熬刑不供,就是不知核心机密。李洪作为主谋人,只有极少数重要首领才知道,至于与李洪直接接头的人则更少。因此,从9月到11月的四十多天里,清政府竟对长江哥老会的核心机密仍然一无所知。直到湖北方面逮捕了高德华,案情才取得了突破。高德华将全部机密和盘托出,并提供了各路统帅的详细名单。清政府按图索骥,将哥老会的重要头目一一逮捕入狱。
追查的目标遂集中到了李洪。根据高德华的供词,“李洪系李世忠儿子”,清政府便去河南固始李昭寿老家追查李洪踪迹,但一无所获,只知道李世忠有次子李显谋一直游荡在外,于是李显谋作为“李洪”的重大嫌疑人在安徽境内被捕,押解至江宁。但此人是否李洪,无法断定。不久徐春山、徐春庭兄弟也被捕,他们只知道李洪“出资托匡世明等转托美生托购军火”,却不认识李洪。因此,要证实李显谋就是李洪,必须抓住匡世明。
匡世明是个老资格的哥老会首领,有着长期秘密活动的经验。在镇江、扬州这一带用其本名,在两湖地区则化名万老幺。美生案之后,又改名汪宏才,躲过了清政府的严密缉查。一年多之后,匡世明以为风头已过,于1893年初回到湖南麻阳老家附近,被清政府潜布的密探认出是万老幺,当场被捕。“万老幺”遂即被押送江宁两江总督衙门。经与徐氏兄弟面质,发现此人就是清政府久缉不获的匡世明。匡世明无从抵赖,只能供出他参与李洪复仇计划的全部经过。
两江总督刘坤一大喜过望,准备在第二天安排匡世明与李显谋面质,完全揭开这个惊天大案之迷。
李洪在拘禁江宁一年多时间里,得到了帮会兄弟的多方照顾,“并无死志”,只要清政府抓不到他就是“李洪”的证据,就有出狱之望。他又不是证据确凿的罪犯,加上还有捐官的身份,所以,依然可以和他的大小老婆一起生活。清朝衙门差役、狱卒中有不少帮会分子,匡世明被捕吐供,即将提质的消息自然当天就传到了李显谋这里。李显谋明白,一旦面质,他就要面临凌迟处死的酷刑。于是,当天晚上,便于妻李氏、妾陈氏一起服毒自尽了。
李洪起事之被镇压,使长江流域的哥老会遭到了沉重打击。相当一批著名的哥老会首领死于此狱,众多的山堂也从此销声匿迹。
不论李洪发动起事的个人动机如何,形成这场惊心动魄的反洋教斗争和反清斗争结合起来的下层民众运动,却是根植于日趋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因而使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最后审结李洪案件时,仍心有余悸地写道:“窃念前岁沿江一带会匪暗相勾煽,私购军火,蠢蠢欲动,若非即时败露,为祸何堪设想!”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也感激涕零:“论者谓,非沪关搜获梅生私枪,则祸乱不堪设想矣!”(摘编自周育民、邵雍合著《中国帮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