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湖水深:李显谋蓄志十年为父复仇(一)

(2013-07-03 06:39:43)
标签:

李洪案

李显谋

李昭寿

反洋教

帮会

文化

分类: 历史

江湖水深:李显谋蓄志十年为父复仇(一)

李显谋,是李昭寿的次子。李昭寿于1853年同薛之元等人结成捻党,在清军与太平军对垒的夹缝地区活动,成为雄踞一方的恶霸。第二年,他投靠清朝道员何桂珍,进攻太平军。1855年又杀死了何桂珍,投向太平军,隶李秀成部,封为七十二检点。1858年,李昭寿又在清军将领胜保的拉笼下率部降清,贡献天长、来安和滁州三座城池。清廷赐名李世忠。以后他又积功擢升至江南提督。李世忠驻军两淮地区时,军饷无着,便与“安清道友”(即青帮)勾结,在江湖上广结人脉,大肆走贩私盐,积累了大量财富。清政府对这个反复无常的枭雄始终心怀疑忌。在镇压太平军以后,便以他在扬州府滋事为由,将其革职,交地方官管束。1881年,李世忠在乡里抓了贡生吴廷銮,“诬以行抢,横加殴辱”,引起士林的愤愤不平。安徽巡抚裕禄奉朝廷密谕,将李世忠在安庆处死。

李世忠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李显才早逝,次子李显谋遂决心替父报仇,将“所分田产,连年变卖”,化名李洪、李鸿,号雨生,闯荡江湖,有“洪少爷”之称。长江流域青红帮的合流、各地民教矛盾的尖锐,为李洪的反清复仇提供了现实的舞台。

李洪的活动基地是镇江。清代文献记载,这里哥老会很多,洋人流氓在上海作案,也多逃到这里。李洪很快结识了青红帮的重要头目,如“长江三龙”龙松年、陈金龙、王金龙,楚金山主高德华,中外知名的哥老会大首领匡世明(有的称关熙明)。李洪通过他们,与长江中下游的帮会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参与李洪为父复仇计划的哥老会山堂从湖北到浙江竟达数十个之多。其中属于湖北的有楚鄂山、北梁山、大乾坤山等;属于湖南的有觉华山、金台山、万寿山、爵华山、飞虎山等;属于江西的有天台山、莲华山等;属于安徽的有金华山、同兴九龙山、青龙山、九华山、五归山等;属于江苏的有圣龙山、天官山、万福双龙山、龙华山、玉龙山等,以及江浙一带的江湖兄弟会,地区分布不明的有龙凤山、金象山、福寿山等。如果考虑到还有许多山堂未被清政府破获的因素,实际动员的帮会势力远不止此。据九华山、龙凤山山主高德华后来供称:长江各码头的帮会头目,联成一气,均奉李洪为总头目,称为大元帅。这么多帮会联合起来统一行动,这在帮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1889年开始,李洪正式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利用群众反洋教斗争的激情,“把满清推入一个对外战争的涡流,以便乘时发动叛变。”也正在这一年,在籍道员周汉在长沙撰写、刻印了大量的反洋教宣传品,包括书本、图画、歌谣、揭帖等,辗转流传,遍及全国,促进了长江中下游民众反洋教斗争的高涨。哥老会积极散发这些文书,到处煽动宣传,终于在1891年形成了反洋教斗争的高潮。从这个意义上说,1891年长江哥老会所发动的一系列反洋教斗争,如芜湖教案、和州教案、安庆教案、广德教案、丹阳教案,及其影响下的金匮、无锡、阳湖、如皋教案,武穴教案、宜昌教案等等,都是李洪起事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政府疲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教案,帝国主义列强坐立不安,纷纷调动兵舰,事态日益严重。

李洪见时机成熟,便通知长江中下游各路哥老会主要首领,于85日在安庆蒋云家中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由龙松年主盟,共推李洪为大元帅,定于1116日集齐会众,分两路同时举旗起事。上游一支由拥有六万余会众的莲花山正龙头并总统玉龙、金象、飞虎、莲花四山大元帅李典,和在襄河一带拥有极大势力的大乾坤山头目李得山统帅,人数不下二十万。下游一支由高德华、蒋云统帅,分东、西、南、北、中五旗。两支队伍分别在沙市、安庆集结。不久,因清政府在下游一带加强了布防,各路首领在湖北大冶三夹地方再次开会,取消了在安庆集结的计划,改由沙市方面首先发动,而在汉口、黄州、樊石、黄石港、三夹、扬叶洲、武穴、九江、大通、芜湖、金陵、镇江、十二圩各轮船码头,均行布置,预备船只。

一场由帮会掀起的长江怒涛将滚滚而来。

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