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南海领土纠纷,须刚柔并济
(2013-05-01 10:15:35)
标签:
王毅出访东盟南海问题杂谈 |
分类: 国际 |
处理南海领土纠纷,须刚柔并济
最近,新任外交部长王毅出访南海,置菲、越一边,走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是一个高招。菲、越意在将中越、中菲南海领土纠纷地区化、国际化,中国主张一对一谈判解决,可谓针锋相对。菲律宾拒绝中方的态度,执意将南海问题提交海洋国际法庭,意在使中国难堪;中方拒绝仲裁之余,宣布要求菲律宾从非法占据的中国八个岛礁撤出一切人员和设施,一是提醒海洋国际法庭注意南海问题的历史事实,二是为下一步对菲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作了铺垫。这种凌厉而强硬的反应,我想,菲越警惧自在常理之中,但其他南海周边国家的情绪需要安抚,中国的立场须向他们澄清,所以,王毅出访南海这些国家,在外交上可谓及时而周到。
局外人自然无法了解王毅此行的具体内容,但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看,要求有关争议国家按照中方的立场来解决南海领土纠纷,不妨先与赞同中国立场而与中国在南海存在领土争议的文莱、马来西亚两国入手,进行实质性的领土问题谈判,为南海领土纠纷的中国立场有效性竖一成功典范,使菲、越的地区化、国际化的主张完全失去市场。
与文莱、马莱西亚的谈判,可先从基调谈判入手。基调谈判是确定谈判目标的谈判。定位为形成阶段性处理纠纷方案还是定位为形成最终解决纠纷方案,相关国家在谈判前可以进行磋商。我想,中方在一对一谈判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尊重历史、兼顾现状、面向未来”的十二字方针,与文莱、马莱西亚两国达成妥协。尊重历史,首先是双方要在历史问题上达成共识;兼顾现状,谈判双方达成妥协的得失也就世所共见。尊重为主,兼顾为辅,对方就必须有所“吐”,而中方也准备有所“让”,目标是双方面向未来,和平友好,合作共赢。
至于拒绝按照中方立场解决领土分歧的菲、越,中方也需要适时树立一个样板,用非谈判的方式进行处理。菲律宾这个“马前卒”就是送上来的“样板”。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并进,刚柔并用,争的是中国在外交关系方面的主导权,不容许有关国家随意挑衅中国的大国地位,挑衅中方的原则立场,同时也可避免偏柔、偏刚的弊病。偏柔之弊,固与国力有关,也与领导者的意志力有关,现在已经扭转。国家阳刚之气已升,则需防偏刚之弊。有所让而有所不让,取决于我,解决的方式和时机,也取决于我。这种国际关系主导权地位的确立,是国家软实力的“国宝”。确立和维护这种主导权,刚、柔两手要相辅相成,不要偏废。
中国在历史上就展现过建立区域性国际秩序的能力,现在中国着手处理南海问题,当然不是要重建历史上的藩属体系,而是要在国家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和平、公正、妥善地解决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分歧。解决的方式必须根据我方提出的公正立场进行,决不容许对方采取玷污我国形象、贬损我国地位的耍泼手段以逞其非分要求。中国定下的“规矩”,不遗余力地进行维护,其他国家才会慎重、尊重,南海国际关系才有一定之规,其他世界大国也不会轻易来淌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