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不必为空气交恶

(2012-06-07 23:17:08)
标签:

骆家辉

空气质量

美国大使馆

炭排放

杂谈

分类: 国际

中美不必为空气交恶

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报告公开发布,引起中国环保部门的不满和抗议。美国方面提出欢迎中国也公报美国的空气质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表示“没兴趣”。这场“空对空”的唇枪舌剑,想来并没有多大意思。

美国本来就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管”的兴趣,有的管得大家舒服,有的管得大家不舒服,谁叫他是“老大”。美国人公布中国的空气质量,只是诸多公布中国“问题”中新增加的一个,什么人权问题、汇率操纵问题、军费不透明问题之类,两国政府经常为之咀唔,现在又多了一个空气问题,没什么大不了。

美国驻外大使馆有无权利公布所在国的空气质量,是否侵犯所在国的“主权”?骆家辉走马上任的时候,早已做好了功课。美国大使馆是美国的“领土”,大使馆长作为这块领地的负责人,公布美国“领土”的空气质量,无涉所在国的主权。

但这块美国“领土”不是在华盛顿、纽约正儿八经的美国领土,只是中国根据外交惯例给予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种“礼让”。所以,一般驻外使馆虽在其馆地享有主权,但根据礼让原则,不会在馆里做一些让礼让国不舒服、不高兴的事情。比如在馆里召妓、聚赌之类,有点不雅;在馆墙上贴一些攻击诋毁礼让国政府的“馆论”或“谣言”,有点失礼, 礼让国除非决心断交,对这块“飞地”上的事情多少有点无可奈何。

馆地的空气质量问题,美国使馆馆长关心属员健康,内部做些测量,本无大碍,如果觉得质量太差,让馆员戴上口罩,或者在馆地干脆造个空气隔离净化罩,躲在里面一个不出来,也是他们的“自由”。但向所在国的公众公布馆地空气质量,则有点“失礼”了。因为谁都知道,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不可能把美国的“质量空气”运过来,只能和北京市民吸呼同样的空气。公布的空气质量好,问题不大,空气质量差,会引起北京市民的不满,引起所在国政府的麻烦,难免“干涉内政”之嫌。

骆家辉在美使馆干得这件事,不是坏事,但肯定不厚道。到别人的国家作客,人家安排了你的寓所,让你“宾至如归”,你还真不当自己是外人,打开窗门,扯着嗓子向路人喊叫:“你们的政府让你们吸得什么空气啊!”给接待你的主人以难堪,用北京话说,就是瞧这“德行”。

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的确存在诸多问题。骆家辉喊了出来,我们不妨虚心倾听,努力改正。环保部门也可以发个中国空气质量白皮书,向国民讲清楚中国空气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努力的目标,不必与骆家辉“对着干”。因为,这毕竟是外交部的职责范围。外交部也无须针对骆家辉的公布空气质量的行为具体评论,而是讲讲外交官的礼仪。一个文明国家的外交官在派驻国家的礼仪失当,大概比“空气质量”问题有意思得多。

美国人现在关心起中国人的“呼吸”权利了,也好,是不是能够支援一些美国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中国政府欢迎,中国人民也欢迎。如果美国政府和他的外交官员真心诚意,捐赠或优惠给中国一些美国的环保技术、设备,以实际行动提高中国人民的呼吸质量,中国政府真还不能说什么,因为礼由心生,失礼在礼存乎一心。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美国、西欧消费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大量高污染排放的产品,这种产业转移的结果,使美欧的空气越来越干净,而发展中国家的空气质量却越来越成了问题。发达国家在享受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炭排放”产品之后,还要推行他们的“炭排放税”,从而高价推销他们的低炭技术。这叫“从一头牛身上扒三张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空气战争”早已打开,骆家辉在北京的大使馆内公布北京上空的空气质量指标,只是这场“空气战争”的一个边角料,用中国的土话说,叫做“看别人挑担不腰疼”。炭排放之类的空气质量问题在国际多边场合早已争得不可开交,中国不必为此与美国单独交恶。中国人自己做好改变增长方式的经济转型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