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卜舫济《敛税要例》

(2012-06-07 19:22:55)
标签:

卜舫济

敛税要例

文化

分类: 历史

税敛要例

卜舫济 

 

   化外之民与化内之民迥别。化外之不如化内之民者,未知有国法也。盖国法实有益于民之要务者三。 一、保民身家及恒产,不任人争相欺侮,并不使他邦之人夺民财产也。 二、民可藉国法以护卫,惟稍耗资财耳。倘国不设文武百官,又无兵卒以严防,人人必自守财产,更多耗费,故宜设立官员,保护小民,则人人之费,可节省也。 三、国法者,所以赏善罚恶也。恶人则加以刑,善人则重其赏,刑赏悉公,斯为美备。由此观之,国法之有益于民,不甚大乎。

    遵国法,民须完税。因文武百官之俸,皆由此出。国不能不立法,俾人人捐输几分,供给国用。税敛所以不可废也。约一百五十年前,英国人师米德雅堂著有《国富策解》,所论税敛,其理有四。 一、须照公纳税。富户比贫民,理应多征。假如一家终年统入银五百两,一家终年祗入银一百两,所入既增几倍,多入自应多完,比不使人皆任重。有力则重任之,无力则轻任之。如斯,庶昭公允也。 二、纳税须有定时,亦有定数,俾完者知应完若干,亦知供给谁人所需,否则税吏必多取以虐民也。昔罗马国,因民不知完税当在何时,当完若干,故常有欺罔之弊。 三、征税之时,应乘民便,始行催令清缴。犹如中国年终,拮据者过半,此时不宜催促。 四、税吏经费,不可越分。越分则必多征,民无不苦于需索也。最可恶者,税吏另雇役人,一致民耗费更繁。况此吏役,祗图饱己私囊。照公本不宜多取,但其欲于正供外,取其余以入己,故骚扰勒索,民不聊生矣。 照此四理,虽属难行,惟各国宜使民欢乐,毋使民怨怼,故各国官员应照此四理为要务也。

    兹将税敛之法,共列为八,其中有可行者,有不可行者,各国应择其合宜者而用之。

    一、察人每年所入之数,定其以几分偿之于国。此法今英国行之,美国近亦行之,似最妥善。惟民时有隐匿,不肯实告以年中之所入。所以此法亦不易行。假如一人终年入银一万两,报税时比少报五千两,以冀国家亦五千两抽收也。欲行此法,官员须派人细查每人所入,实有几何,此法亦有益于国计民生。倘在干戈扰攘之秋,税亦不难于多征。如国中向例,每人所入,祗收其百分之一,兹可加征一分。又当体恤贫民。贫民终年所入,祗可瞻一家之用,故无多余以供税。今英国人,如一年中入银七百五十两以下,例不完税(中国所入较英国祗十分之一,所以英国之入数多于中国)。一接续遗产之时,亦宜纳税。以此法征人之税,可谓之公。因子受父产,并未自动操作,岂不当以几分,急公奉上乎。倘国不保护有产之人,其子孙亦不能接续。所以,得遗产者,宜稍补偿国费。此法大半富户知之。若贫民则并遗产而无之矣。欲行此法,宜留心富户之刁顽者,当父在时,先受产业,以冀父殁后免征。故国家不得不立法,当人于父在时,接续遗产,亦须完税。

    一、田产亦宜纳银。此法中国亦有之。照中国例,有完银者,有完米者。上等之田赋重,中等次之,下等又次之,所征均平。此法甚妙。但国家仍须体恤庶民,倘有一处饥荒,宜予减征。再须查看田落何处,近城之田,比离城之田,完应加重。假如一人置田在上海,一人置田在嘉定,上海之田较嘉定之田,所值倍蓰,理应多完。或一处地本肥美,忽变瘠薄,亦应减征。照公纳税,官员宜加意经营焉。

     一、察看民间华屋及财产富饶者,重征其税,若所置不多,则少征之。此法不妙。因行此法,须遣人遍查屋中财物,人各不愿,且不喜其来家探看也。

     一、察看人丁,不论贫富,均须完税。英国曾行此法,目今不行,因贫民比富户,必忧任重,倘一家生儿,又添一丁,亦征其税,反不欲成家立业矣。英国前曾行此法,贫民多心恶之,不时作乱,所以后亦不行也。

     一、关税不可废。然其中利弊不等。先论其利。一,最便之法,关上设立局卡,所有行商过客,雇役讥察,令购货之人纳税。二,使中国人亦喜设机器局,倘洋货进口,概不纳税,其价必稍廉,而中国人并不为此洋货,亦断不能贱售。若洋货进口,必欲纳税,价必不廉,中国人盍亦设机器,自为洋货,究比外国所进之货价廉也。但虽建机器局,税关亦不能不立。三,行此法,可禁止他国不入害民之货,如鸦片烟,倘中国不重征鸦片之税,鸦片进口,络绎不绝,其为害更非浅鲜。再论其弊。一,行此法,贫民比富户必忧任重。假如一商贾,购入洋行,须纳税于税关,然后出售,其价必昂,因欲填补纳税之资。如不纳税,价可稍廉。要知富户买货,多费若干,无伤于事,而贫民则受亏实甚也。二,恐阻洋货进口。洋货进口,非无裨于国。如中国购英国之货,英国既得利息,后必将其利金多购中国之货,若此,则两国通商,岂不互相有益乎。且一国不必为各项生意,或有此而乏彼。如英国土地,不产茶叶,少出毡毛,则各国以有易无,其便实甚。地产所无者,可购诸他国也。或虑华人购洋货,则中国之财散在外国,此愚甚矣。殊不知中国购外国之货,外国亦购中国之货,故财仍不失。至论关税,有一至不善者,即厘卡抽捐。假如商旅购货入内地,沿路捐输,不一而足,是以出售之价,亦不得不昂,庶民愈受其亏。总之,关税之法,损益各半。现新关所立之法,尽善而又尽美矣。最妙者,祗征害民之货,及无关日用之物,不然者,不必纳税。

    一、有几项生意,须购捐票。如开设戏园及烟寮酒肆,不购捐票,断不准为。此法甚妙。因行此法,亦可禁止淫乱之事。作此损人利己之生理者,惟令其购买捐票,不论戏园酒肆烟寮等票,纳捐须倍,若此,则不能多购,庶国中可渐冀肃清矣。

     一、国中须设邮政局、电报局。人欲传递音信,终须购买印票,此即俗所谓人头者。欲递电报,亦须赴电报局亲递,其所余利资,可供诸国,是不独有益于国,且有益于民也。

    兹计各国民数及各国终年所纳税若干。中国之民,统计三四百兆,中国所收之税,一年中一百兆两。约计每人归国之银,仅二三钱耳。此一百兆两内,新关所收之税,约计二十四兆两,盐商之税,约收十五兆两,内地厘卡之税,约收六十五兆两,又有田赋所收,十五兆两,鸦片烟税所入,约九兆两,厘卡征收鸦片烟税,约亦五兆两。若论英国之民,共三十七兆,英国所入之税,一年中约合华银五百八十二兆。分而计之,每人每年约纳税银十六两。美国之民六十兆,美国所入之税,一年中约合华银六百三十兆两。分而计之,每人每年约纳税银十两。德国之民四十九兆四十二万八千四百七十,德国所入之税五百四十兆五十万两,每人纳税银十一两。法国之民三十八兆二十一万,法国所入之税七百十四兆两,每人每年约纳税银十九两。从此可见他国一年中税银皆十倍于中国,恐系中国富户不多纳税之故。中国宜立一法,令其多完国课,比今日有增而无减。宜再立他法,征人之税,或照第一段所论之法,观其年终所入几何,定其完纳几分,归之于国。或照第二段,人受遗产之时,应归几分于国。或照第七段派开戏园等人所捐票银,归之于国。或照第八段,邮政局所印票之资,归之于国。

    中国所纳捐银不少,尽可行各善举,以有益于民。须养兵丁,须建战船,须设马路铁路,须修各海口,须御水灾,必竖立两岸防堤,俾海水不得横流。须设书院,教习华英文字,且须开矿,须遣人赴外国,察访外国生财之法,并其文学书院规模,逐一回报,犹有不必论者甚多。由此观之,国宜体恤庶民,悉照公法征人之税,将此税银,有益民间日用,民亦宜养国,切不可存私心,祗图一己之私尔。

 

                 上海广学会印   美华书馆藏板     18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