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时,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学情分析
1.自然观察法
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个体的言谈、举止行动和表情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它的种类很多:从观察形式来分,可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从观察时间来分,可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内容来分,可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观察法较方便易行,所得结果较真实。
2.书面材料法
书面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现有资料,一类是诊断性资料。
现有资料包括:学生填写的各种档案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品等,能客观反映学生个体和集体的资料,如成绩单、操行评语等。
诊断性资料指教育者根据某一教育目的,适时地提出某些专题性作业,如命题作文、读书笔记等。通过书面材料间接了解学生,要特别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3.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的活动来进行了解学生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直接交流的特点,方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操作时应注意拓展范围以便能够全面和客观。
4.调查研究法
调查法是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调查前要根据调查的内容和问题列出调查提纲,考虑好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确定调查的重点对象。
调查时要热情、周到,边听边记下某些重要的内容,调查后要对了解到的内容做适当地整理,这可以为学生做比较分析提供宝贵材料。
5.测验法
测验法适合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学习信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或试卷,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收集相关信息,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依据。
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