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刚复学,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谈论生命呢?

(2020-05-10 03:49:11)

刚复学,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谈论生命呢?

来自海鑫妈妈

最近看新闻,孩子们已陆续返校、复学,但是却发生了几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安徽、陕西、河北都发生了学生跳楼的事件,震惊之余,不得不思考正值年华的孩子,本可以有光明的未来,他们却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活,为什么接二连三发生这样的事情?

作为母亲,我也很关心在这些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家长,我们也不得不思考,究竟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我们作为家长,总是会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身高,关心孩子的健康,但是却很少有家长会和孩子谈论谈论生命,谈论死亡,也正因为我们很少和孩子谈论这些,孩子才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谈论生命呢?谈些什么?

1、告诉孩子,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孩子出生到慢慢长大,确实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但是他的生命却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可以和孩子谈谈他出生的过程,谈谈母亲10月怀胎时的故事,让孩子知道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从而让他懂得生命来之不易。闲暇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他小时候的视频或者照片,现在的父母都会为孩子拍很多的照片和视频,这么多的回忆,为什么不和孩子分享他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在这其中体验自己是如何一天天慢慢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做出过那些努力。

海鑫现在长大了,就很喜欢和我们一起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自己看了都会说,我小时候怎么那么可爱啊,那会儿怎么那么听话呀,现在我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了,我还要像那会儿那样,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小孩儿。小孩子看了父母为自己存的照片、视频,他会有感触的,因为小时候不记事,只有这些记录的资料,才能帮助他知道那时的自己。

也可以告诉孩子,每一个母亲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生孩子,因为对孩子出生的期待,即使怀孕很辛苦,生孩子很危险,我们依然期待和欢迎你的到来。

就在5月2日,我的一个同事,因为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而离开了世界,也因为这件事,让我更加觉得母亲的伟大,老人常说“女人生个孩子过道鬼门关”,何尝不是呢?每年都会有一些妈妈在生育孩子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母亲给予了孩子生命,怎么能说,你的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呢?

孩子,你的血液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所以你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有你的父母,请珍惜生命!

2、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究其一生我们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你会说,我都没有弄明白生命的意义,怎么跟孩子聊生命的意义呢?但是,我想说,只要活着,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托尔斯泰曾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家庭里,它承载着父母的期望,在社会里,它担负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生活的意义何其重要!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能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很多意义的事,做过很多让自己能记一辈子的事情,这就是我理解的生命的意义。生命说长不长,精确到天数也仅仅只有2万多天,说短也不短,现在大部分人的平均寿命在70-80岁,但是,在这些岁月里,活的有意义,活的精彩,才算不虚度一生。

不妨给孩子讲一讲疫情期间发生的故事,给孩子讲讲在“战疫”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钟南山和李兰娟等专家们,还有警察、快递员、志愿者、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等等投入“战疫”的平凡又不凡的人。你能说他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吗?有些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请告诉孩子,生命来之不易,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更应该丰富自己的人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发光。

3、未来可期,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

美国著名诗人波普说得好:“人的心中,永远有希望在跳跃。”也许这止不住的希望,就是人类的前进的最大动力。人类世界不能没有爱,孩子的成长世界不能没有梦!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快乐,感觉压抑,很大原因在于很多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孩子的其它方面,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全然的无条件的爱,以及尊重与接纳,而这些与学习无关。

上海交通大学刘晔萍教授对近三十年的中国孩子做了研究分析后发现: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情商越来越低、品德越来越差、成绩好却厌学的孩子明显在上升!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塑造优秀的人品和健康的体魄,俗话说“厚德载物”,高级的竞争是人品和人格魅力的竞争。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好言传身教,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用乐观向上的态度,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看到,努力上进的样子最美。

作为父母,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要勇往直前,不卑不亢。孩子在开始独立做事的时候,即使结果算不上完美,出现一些失误,我们也应该鼓励他,否则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多带孩子尝试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多接触一些社会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

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孩子的心中就会充满希望,对未来自然充满期待。

4、和孩子聊聊“死亡”,让孩子敬畏生命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死亡”一直是大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及的话题。很多家长觉得这个话题过于冰冷残酷,不该是孩子这个年龄所要面对的。然而,即便我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让孩子过早接触这种伤痛,死亡仍然是孩子不得不直面的话题。

疫情期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汉口一个8岁的男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殡仪馆领取父母的骨灰;得知是接父母回家,孩子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工作人员不知如何解释。

孩子问:阿姨这是哪,我们来这干什么?工作人员答:这是殡仪馆,我们来接爸爸妈妈回家了。孩子高兴地说:太好了,爸爸妈妈可以回家了吗?他们好了吗?孩子不知道,他从今以后再也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了……

也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从来没有直面的和孩子讨论过“死亡”这个话题,导致很多孩子对死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知道生命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才出现新闻上动辄杀自杀的种种悲剧案例。

记得曾经和海鑫聊过变老的话题,孩子问我“妈妈,你和爸爸会变老吗”?我说当然会了,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老了,你就长大了,孩子听完显然很不高兴,却说,那如果这样,我不愿意长大。每个人都不愿意和自己爱的人分离,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让孩子对死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也正是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孩子变得漠视生命,动辄用暴力解决问题,一旦遇到挫折就去自残或者伤人,失去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请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无法重新来过,也不会没有尽头。让孩子理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一次意外可以带走一个人的生命,一次病毒也可以带走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何其脆弱,我们更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作为父母,请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对万物珍惜,让孩子去热爱生命,当孩子开始去热爱生命,他首先会珍惜自己,进而更加尊重别人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