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书推荐:《墨菲定律》

(2020-02-11 17:11:38)
标签:

教育

好书推荐:《墨菲定律》

好书推荐:《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比方说“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等等。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下面的四个要点: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理并不是一种强调人为错误的概率性定理,而是阐述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性,我们再举个例子: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用手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了出去丢失了。

好书推荐:《墨菲定律》

从人为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一窥墨菲定律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盲目自信。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一书中提到:“人类的头脑是一部过度自信的机器。”

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时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人们在计划做某件事的时候,通常会对自己保持过高的自信,故而产生计划谬论。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被解释为“乐观主义偏差”。它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更可能遭遇消极事件的现象。

而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是,一旦开始做某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你会发现,原先认为已经做好的准备工作,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或者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

第二,忽视潜在隐患。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是这样的,受试者被要求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要记录视频中球员的击球次数。但视频观看结束后,受试者却被问到另一个问题:是否有注意到视频中,从人群里走过的那只“大猩猩”。结果令人意外:约有一半的受试者都没有看到那只“大猩猩”!

这个现象被称为“无意视盲”,即在太过于投入某件事的情况下,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事,即使这件事很显眼。“你忽视问题,不代表它会自动消失,有一天,它可能会变成坑让你踩。”

第三,责任意识缺失

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而我们下一个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它又光临了”。

是的,侥幸属于人性弱点。因为责任意识的缺失,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发挥警示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怕什么来什么,好的状态是只想技术要领,忘掉自己。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纵观无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中,仍可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好书推荐:《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给的启示

对于学习者来说,墨菲定律有时可能是“大概率坏运气”,有时也可能是“小概率事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降低失误发生的概率。

第一,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懂得估算时间。在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计划之前,先分辨一下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有些学习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比如抄写一类的学习任务,你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写字速度,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很准确地估算任务需要的时间。

对于大部分的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往往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时间。

因此,通常情况下对于自己未完成的学习任务,请为此制定“比想象中长得多的”时间,可能会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做法。

第二,老老实实地专注提升自己的学习实力,不存侥幸心理。

什么时候“成绩差”的概率会更高呢?事实上,还是我们实力不够的时候。如果我们知识上存在很多漏洞,那么遭遇墨菲定律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如果你未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考试之前总是会担心,考试会不会考到自己刚好没有复习的部分,结果,天不遂人愿,墨菲定律“显灵”了,考试出的题刚好是自己没看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但是,当你再转头看看那些气定神闲的同学,就知道,他们的底气来自于他们平日就用功读书,所以考完试来,也从不慌张担忧。而实力欠缺的自己,只能拼“运气”。同样的考试内容,对于实力不同的学生来说,考不好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越是实力不够,越爱责怪运气不好。

因此,提升实力是降低出错概率的唯一捷径,从此便不必担心墨菲定律作怪。

第三,对于经常出错的知识或题型应该高度重视,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集。如果一个问题总是有不可避免的出错可能,即便概率很低,那么建议在试错成本还不是太高的时候,你倒是可以“放任自己”一下,让自己偶尔错上那么一两回,以加深“掉坑里”的印象。当然,更主要的是要积极建立自己的错题库,不断复习,不断提醒自己,避免掉入陷阱,防止墨菲定律的发生。

有的人把遭遇墨菲定律现象归咎于“运气差”,但是其实墨菲定律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诠释了“生活并非尽善尽美”,尽管我们期待完美,但终究不能如愿。

有时,“坏事”发生的时候,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失误,但也可能是无可挽回的事故。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引起重视、提升实力、预估偏差……这不是悲观主义论调,而是讲究随时保持一种超强的风险意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规避风险,在学习中亦是如此。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