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被全球追捧的新加坡数学到底好在哪里?

其实,新加坡数学早已经风靡全球40多个国家。美国早就引入了新加坡数学,并且在美国大力在国内推广与新加坡出版社联合制作的SAP数学教材。英国早在4年前,就在全国小学采用新加坡数学教材。而法国也决定效法新加坡,在500多所学校引入新加披数学教材。
中国的孩子从小接触的数学,绝大多数都是定义、公式、解题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慢慢地会让数学显得枯燥无味,让很多孩子打心底里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就更有“人味儿”。其主要特点就是生活化、形象化,学习必须跟生活很贴近。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上,亦或是把生活的东西套用到数学里去。他认为,毕竟数学不能速成,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兴趣,慢慢摸索、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把基础打好打扎实。
国内的数学教育,多采用老师传授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练习,然后通过海量刷题提高正确率,目标是得出一个最终的答案。
《教室里的大象》和《数学思维定式》的作者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学教授Jo Boaler认为学好数学的秘密武器是“数感Numer Sense“——能够灵活地处理数字,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包括对数学结论的掌握,和对数字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层次理解”。不是通过强化练习和大量考试记住答案而是通过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它而获得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数感是所有更高阶段数学的基础。越强调死记硬背,孩子就越不愿去思考数字和数字间的关系,因而难以发展出数感。”
通过刷题为导向,注重学生获得正确答案的“抽象练习式"方法无法真正培养孩子的数感,最终教出来的只是“做题能手",而不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数学家,他们甚至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一项1994年的研究表明,低能力学生从幼年起就开始死记硬背数式得数,由此偏离了方向-他们失去了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越往后学数学,就越是困难,而且可能终生都有数学障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