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里望回族镇中学和谐动车高效课堂构建实施方案(二)

(2014-03-21 10:35:28)
标签:

教育

分类: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和谐动车高效课堂构建实施方案

 

和谐动车高效课堂实施步骤与内容

 

一.和谐动车宣传发动阶段

 

根据在杜郎口听课学习,去房寺中学参观学习,回来后,教办与学校领导决心实施和谐动车高效课堂改革,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实现当堂达标目的,减轻学生负担,实现学生我要学,我愿学的目标。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与竞争观,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在年级组迅速掀起学习杜郎口的大讨论,为和谐动车的快捷运行提供了良好环境,老师的热情很高涨。

 

二.和谐动车组织准备阶段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操作体系。在对初二三个班进行的课改尝试中,做了以下考虑和设想。

1. 和谐动车学习小组划分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②竞争性原则:

③合作性原则:

④互补性原则:

⑤相对稳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⑥学生自愿组建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原则。

⑦班主任整体安排与任课教师微调相结合的原则。

2. 和谐动车学习小组划分标准

①智力水平、学业成绩、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老师,需要班主任用心搭配。

②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 和谐动车学习小组产生方式:

①指定式:

②自荐自选式:

③民主式:

4.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班主任与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等,重点按学习能力和参照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的学习成绩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6人,1号组长,负责答疑解惑,2号副组长,负责纪律,3号负责记录或摘抄,5号负责收发作业,6号负责卫生,组长和老师尽量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后进生5、6号同学,有利于后进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种组合实施阶段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也希望小组成员对本组情况进行详细、客观的考核与记录,有集体荣誉感,对自己的问题、错误及时自我批评、改正。

和谐动车高效课堂学习小组构成

初二三班

奋斗梦想组

1号:韩淑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出自苦寒来。

2号:韩双雪,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3号:孙玉华,珍惜时间,不让时间白白浪费。

4号:孙忠通,明天不留时间给自己。

5号:周明鹏,人生不在于速度,而在与激情。

6号:曹建禹,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追求卓越组:

1号:李璟龙,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号:吴敬轩,自己的身世出身不可选择,但自己的未来是靠自己改变。

3号:王亚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号:王明睿,要好好努力学习,好好报答父母和老师,好好回报祖国。

5号:杨新龙,自己选择的路,到死也要走下去。

6号:韩新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青春励志组:

1号:董清朝,如果想走的快,你就要独行;如果你想走的远,就要结伴而行。

2号:陈凤霞,天才在于勤奋,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号:蔡娅菲,主宰前方,展望未来。

4号:王传星,勤学奋进,做最好的自己。

5号:韩宗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号:程雅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和谐进步组:

1号:魏长茂,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万事空。

2号:尹志恒,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3号:王晓冰,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奔跑的人。

4号:尹志坤,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5号:程国浩,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再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6号:程志强,人活着就要快乐。

温馨记忆组:

1号:孙傲伟,好好珍惜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悄然失去。

2号:周煜颖,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成功是学习的花朵,当然很香郁,只要具有勤奋的枝叶,成功的花朵就一定会开放。

3号:周金玉,学习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成功的到达彼岸。

4号:马志全,学习靠自己努力拼搏才能方得人上人。

5号:程木宁,学习就像一盘棋,走得好,你则成功,走得不好,你则失败。

信心力量组:

1号:王文豪,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1%的天分。

2号:尹紫微,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会读书迟。

3号:刘雅静,相信是种力量。

4号:毛晨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号:张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号:孟玲奇,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5.和谐动车学习小组职责划分:

建立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组长的选拔要求:

①组长要有较强的爱心、责任心;

②组长成绩比较优秀,善于合作;

③组长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组长的职责内容:

①组织督促组内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②给组内同学分配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其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

③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

④评价本本组学生的上课表现和目标任务达标情况。

6.和谐动车学习小组合作能力培训: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用三节课左右的时间专门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7.和谐动车学习小组合作的评价: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和谐动车试验运行阶段

 

在改革试行初期,和谐动车最需要骨干教师的带动。我们实验组成员都是年级组的骨干教师,实验教师:刘学红,郝爱民,张燕,房艳,马燕,周爱云。他们一直根据自己的特色摸索新的课堂模式,做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相信他们会坚持和谐高效就是硬道理,在现有模式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再立新功。

 

四.和谐动车交流完善阶段

 

在骨干教师实验基础上,通过实践、思考、分析、整理,找出不足与问题,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的策略,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将邀请李校长、扈校长来班级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希望教办邀请教研室领导莅临指导和谐动车高效课堂,为和谐动车注入不竭动力。各位实验教师将不留余力,时刻撰写教学体会心得和小组合作的论文,不定时召开经验交流会,真正让课堂和谐高效。

 

五.和谐动车反思总结阶段

我们初二年级组的成员们将注重和谐高效、团结协作,凝集集体智慧,注重跨学科的课堂经验融合,形成的教学合力,要多次召开各交流总结会,反馈实验情况。各学科实验老师通过在实践中探索,不但锻炼提升了教学能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初二学生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方法, 真正做到教学以人为本,减负增效,能有效的控制两极分化现象。

 

六. 和谐动车合力推广阶段

 

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改进完善。教办和学校药大力表彰在课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同时,要加大教师有效性考评权重和力度,将此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中,在教科研项目上加分。还要加强听课评课,特别是领导带头上好课,多听课、勤评课,做和谐动车高效课堂的引领者,助推者。我们不求课改的轰动效应,只求改变学生求学心理,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愿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题组织者、研究者要撰写课题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为全镇推广做好充分准备。

 

 

 

 

十里望回族镇中学初二年级组

201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