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2012-12-23 06:31: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博阅无痕潜行有声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他的作品《耻》、《等待野蛮人》和《国家中心》是这一风格的典范。


  二○○三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全名是约翰•麦斯威尔•库切,他的身世极为符合全球化概念,但他最擅长的却是描写孤独与疏离。库切一九四○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市,兼具德国和英国背景,但以英语为母语。60年代库切移居英国,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后来转往美国攻读文学,取得博士学位,在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教文学。一九八四年他回开普敦大学教英国文学,去年又应阿德莱德大学之邀赴澳洲任教,但目前这学期,他在芝加哥客座……。

北京时间10月2日晚,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 J. M. Coetzee)荣获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库切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现在这位63岁作家的低调生活在2日他被宣布成为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后,恐怕就很难再做到了。他在1999年因一部黑色讽刺作品《耻》(Disgrace)而再度获得布克

他奖后曾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成功地做到了怎样避免成为一个名人。”这位前开普敦大学文学教授宁愿在南非过着安静的生活。

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自1974年起,先后出版了《幽暗之乡》(Dusklands, 1974)、《国之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A Novel, 1977)、《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1980)、《迈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1983;获1983年布克奖)、《敌人》(Foe, 1986)、《铁的时代》(Age of Iron, 1990),以及《彼得堡的主人》(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1994)等多部小说,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99年,他完成并出版了小说《耻》,作品为他再次赢得了标志小说创作成就的英国布克奖。

世人称为“孤僻” 库切会去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吗

2003年10月05日 09:42


  中新社悉尼十月四日电题:库切会去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吗

中新社记者刘雨生

六十三岁的南非白人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移民澳大利亚已快两年了。

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使澳大利亚人脸上增添了光彩。

有人指库切的最新著作《伊丽莎白•科斯特洛》中的澳大利亚作家,是他本人的化身。

如今,他在南澳阿德雷德大学英语系任荣誉客座研究院士,这也是该大学第四次与诺贝尔奖扯上关系。

该校前任教职员亨利•布拉格和他从阿德雷德大学毕业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因X光散射技术在一九一五年获诺贝尔奖。该校的医科毕业生、病理学家霍华德•福楼莱勋爵发明盘尼西林在一九四五年获诺贝尔奖。

库切于一九七四年开始写作,一九八0年凭《等待野蛮人》一炮而红。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刻描述了平凡人无奈面对种族隔离历史的众生相。

他的作品以小说为主,正如今届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声明中所言:库切小说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是南非种族制度所导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在他眼中,这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

库切在南非不算有很多读者,但在国际学术和文学圈子里却是大名鼎鼎。他是首位两次夺得英国布克?普利兹奖的人,写作风格简洁和富寓言色彩,常被人拿来和弗兰兹•卡夫卡和塞缪尔•贝克特等巨匠比较。

前年,库切从南非移民来到澳大利亚后,生活一直很低调。他只喜欢用文字诉说他对世情的观察,而不爱出风头。过去,虽然两次获得布克奖,都没有亲身去领奖。

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院直到十月二日公布结果,才找到他本人,通报这一好消息。而他稍后透过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书面声明,表示对获奖感到“完全意外”。

今年十二月十日颁奖时,他会亲身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一百三十万美元的奖金吗?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难猜的谜。

三十多年来,库切对外界指他“孤僻”、“冷漠”和“反社会”等批评,从来不屑一顾。无论是在南非,还是在国外,他与读者的沟通只限于作品。四年前他就说过:“一生中,我一直颇成功地远离名气。”

南非种族斗争的印记,深刻地表现在库切作品刻画的悲凉世界上。他的作品总能深切地揭示祖国的苦难。

他在南非的读者不算多,主要是因为当地人很少阅读严肃文学。

库切生于一九四0年,自小就谙熟英语和德语,一九六三年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一九六九年在美国获得语言学博士。其间,他曾当过电脑程序员,后获纽约州立大学聘请执教英语,并曾申请绿卡拟入籍美国,但没有成功。

一九八三年,他回母校开普敦大学任教,至前年退休,移居澳大利亚。

他在八十年代与妻子离婚,育有一女一子,儿子于二十三岁时撞车身亡。

现时身在美国芝加哥讲学的库切,虽然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高兴,非常高兴”,但表示不会接受访问。

在南非,有人视他的离开为“叛国”。一本南非文学杂志在最新一期中,狠批他的作品“欠缺生命”,“累赘无力”,“充满对女性的厌恶”。

但支持者指他对南非文学界影响深远,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引入南非小说,很多新一代文学家都以他为榜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