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瑞典学院的演讲

(2012-12-12 05:35: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博阅无痕潜行有声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瑞典学院的演讲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瑞典学院的台上说: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曾在课堂偷看‘红与黑’的时候,今天这样的场景不只一次的闪现在我的脑海。我想,终会有这样的一天,我坐在众人面前,责难以及不理解都会抛在身后,我的朋友们都将静声倾听我的全部生活。
   
我要提及的是,我曾接受过长辈们的安排,例如:读书,读书,再考学。然而,命运总是会开各种各样的玩笑,我当初的学校,以及培养我的教师,使我过早找到了理想,却试图让我用一生去实现,我很痛苦,我真的很痛苦,我很苦恼,我真的很苦恼;内心的万千思绪,情感的无数纠缠都迫使我走向极端深渊。我总以为,一切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将一一实现,自己想要的也将得到。我当时想要的在今天看来,也只不过是一句‘好样的,我没错’之类的称赞。我的教训是,我用全部青春生活的无限感慨,伴随了这段坎坷的成长。
    2003
年我结束在西班牙可悲经历,走进陌生的国王学院,选择往往充满惊喜,而又令人绝望。我曾用大半年时间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递到出版社而遭到拒绝后,我创作了诗歌‘天才预言家’‘第一天安息日’。
    
这就是今天我站在这的原因,因为我要告诉大家,告诉所有的人,我遇到过什么,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亲爱的兄弟姐妹,2004年我回到我的故乡秘鲁,同年完成诗歌‘在我年轻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话’等。
    
如今,我却不想过多的争论不休,在座的各位,如果以后都不再听我演讲不再翻看我的其它著作,我可要郑重的告诉你们,那段经历真令人难忘,就像2005年我在‘一个阴沉多雨的时节’想到的,且又珍贵无比。
    
于是,我从中得出了一条结论,一个人无论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他在行动的路上,他都能寻找到快乐,都能寻找到幸福。
     2008
年,经友人策划,我自费投资了诗集《纪念檀得》以纪念我的生活。
     2009
12月,我荣幸收到瑞典学院彼得恩德隆先生的电函。
    
我认为在这种时刻,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每个人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人生意义到底在哪里?我很抱歉,我也不能帮助你们去解答。我只知道,自己离所追求的东西又近了些,尽管我依旧一名不闻,依旧没能像2006年的‘答我问’所述那般洒脱;我敬爱的兄弟姐妹,在这短暂的几分钟里,在廊桥的尽头,我想,通向目标的过程是倒下与再站起来的过程,有些人会留下来,有些人会彻底离开,而终点的那杯咖啡始终只给心怀至诚,坚韧不拔的檀得。
    
谢谢大家!
   
马里奥于西班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