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于丹读《论语》心得
标签:
感悟于丹《论语》心得杂谈 |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让自己的心灵更富足
---感悟于丹读《论语》心得
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没有较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恰恰这样,给我们的心灵蒙上一层灰尘,没有一丝光芒。幸运的是,我挤出时间阅读了《于丹读<论语>心得》一书,聆听千年前孔子的谆谆教导,于丹老师鼓励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关照,拂去心灵的尘埃,让我的心灵获得一点清明,一些温暖,一丝光亮,一生富足。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在社会坐标上不易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一起去感悟于丹读《论语》心得。
★★★道不远人
人世间的真理、方法都是非常简单,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应该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温暖的生活态度,从孔子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强大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为我们教师去实现一个心灵的、必要的教育乌托邦,提供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四周变化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我们的眼睛紧紧盯在了丰厚的物质上,回望自己心灵的时间越来越少,内心的尘土越积越重,无暇顾及给自己的心灵洗洗澡,净化一下。总是站在自己私利的位置上,去争取利益。从不自己以身试法,换位思考,用自己的榜样行为去感动他人,感化他人,让人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去做事。应该说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同时想到别人。
★★★言必信 行必果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说出来。“讷于言而勄于行”,内心一定要刚毅、坚定,真正做到“耻其言而过其行”。
★★★择友之道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从他的社交圈子,就可观察出他的价值取向。朋友就是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差距。朋友就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我们要广交益友,结交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和广闻博识的朋友,从朋友那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借鉴。同时也防备损者三友,就是那些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和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千万交不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这点上是行不通的。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选择最好的学习方式
现在信息量太大,把有限的知识融入生命中,做到学以致用,边学,边思,边用,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才能逐渐提升自己。这也叫“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转变的学习,过去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古圣先贤的经验告诉我们: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这些对自己的心灵,对社会的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就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生存方式,精神呼吸,与生命同存。
《论语》告诉我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润的,和谐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当下做到的,而传递出的还有一种梦想,目标,信仰,情怀与社会担当的责任,其实也是当下能够让我们心灵富足的阳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