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说君子六本
(2024-01-29 14:45:08)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说君子六本
【白话翻译】
孔子说:“为人处世有六个根本原则,做到了才能成为君子。立身仁义,孝道是根本;丧事有礼节,哀痛是根本;作战有战术,勇敢是根本;治国有条理,农业是根本;统治有原则,选定继位人是根本,接班人解决不好是动乱的根源;致富要把握时机,肯干是根本。根本做不好,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桑;内部不能和睦相处,就不要急着去外交;办事不能有始有终,就不要多种经营;道听途说的话,就不要多说;近处没有安定,就不要去远方。因此,守住根本,从近处做起,是君子应该遵循的途径。”
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白话翻译】
孔子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能听取进谏而使国家昌盛,夏桀和商纣因为只听随声附和的话而国破身亡。国君没有直言敢谏的大臣,父亲没有直言敢谏的儿子,兄长没有直言敢劝的弟弟,士人没有直言敢劝的朋友,要想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国君有失误,臣子来补救;父亲有失误,儿子来补救;哥哥有失误,弟弟来补救;自己有失误,朋友来补救。这样,国家就没有灭亡的危险,家庭就没有悖逆的坏事,父子兄弟之间不会失和,朋友也不会断绝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