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者晓泉
行者晓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026
  • 关注人气: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颜回的仁与智

  【原文】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回答颜回关于君子、小人的问题

     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
  一天,颜回问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孔子回复如下:

 

 颜回问于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度近智,度事而行近于智也,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回曰:「敢问其次」子曰:「弗学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说君子六本

       原文见《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原文】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继嗣不立则乱之萌生财有时矣,而力为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教子贡为政之道

    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原文如下:

子贡为信阳宰,将行,辞于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顾问政治的对症下药原则

       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辩政第十四。原文如下:

 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远来.』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劝学

    这个故事见于《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一天子贡跟夫子讲,他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效力国君,或者孝敬父母、帮助妻子、兄弟、朋友,等等,不想继续学习了。孔子劝解子贡,无论做什么都不容易,都需要不断学习。由此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观点。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原文】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解释为什么不说死后有没有知觉

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致思第八。子贡问夫子:“人死后还有知觉吗?人死了真的就失去知觉了吗?”这个问题关乎生死,是个很大的哲学问题,对此,孔子的态度一向是避而不谈。在夫子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生活好的问题,而不是死后的问题,其目的是让弟子们将主要精力用于思考社会与人生的现实问题。此所谓为人处世的智慧,知道什么事该做、能说,什么事不该做,不该说。是为大智慧也。故事原文如下: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说君子三恕三思

      孔子认为,君子者,道德模范也,要时时严于律己,处处身正示范。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三恕第九。原文如下: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解说欹器的用途

   这个故事见于《孔子家语》三恕第九。本故事中的欹器,被认为是座右铭的来历。

【原文】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论语》人物故事:孔子解说君子乐水的道理

    该故事见于《孔子家语》三恕第九。原文如下:

【原文】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遍与诸生者物得水而后生水不与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