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物故事:孔子顾问政治的对症下药原则
(2024-01-29 10:55:26)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 |
【白话翻译】
子贡问孔子:“从前齐国国君咨询先生如何治理国家,先生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后来,鲁国国君询问先生如何治理国家,先生的答案是在于了解并重用大臣。再后来,楚国的叶公请教先生如何治理国家,先生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安居乐业,让远处的人都乐意前来依附。他们三位问的问题是一样的,而先生的回答却不同,然而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
孔子说:“制定政策的核心在于对症下药,各国不同情况不同,其治理方法当然不一样。齐国国君治理国家,大修楼台水榭,园林宫殿,贪图声色享乐,而且还大肆挥霍,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当前齐国最大的问题是奢侈过度,劳民伤财,所以,我给齐国国君出的治理方案是为政在于节财。
鲁国朝政被叔孙、孟孙、季氏三家孔子,他们三家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愚弄国君,对外排斥拒绝诸侯国的宾客,蒙蔽君主,所以,我给鲁国国君的对策是为政在于了解大臣,重用贤臣。
而楚国面临的问题又不一样。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向心力不够。民众不安心在此居住,都想离开。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方案是:制定政策,让近处的人高兴(安居乐业),让远方的人依附,愿意投奔过来。这三个国家的问题不同,所以我给出的施政方针也不同。
《诗经》上说:‘丧乱之中无祭服,从不仁惠我百姓。’这是哀叹奢侈浪费不节约会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并非强盗爱恭敬,只因君王象邛山。’这是哀叹奸臣蒙蔽国君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忧伤离乱生疾病,改换了住所怎么归。’这是哀叹民众四处离散而导致国家动乱啊。考察这三种情况,根据政治的需要,方法难道能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