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故事之原宪:既是孔门弟子,又是孔子家的管家

(2023-08-14 14:51:08)
标签:

历史

教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之原宪:既是孔门弟子,又是孔子的管家

一、原宪简介

原宪(515?)字子思,春秋时期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小孔子36岁。年幼时就拜孔子为师。品行高尚,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在鲁国任司寇一职时,原宪担任孔子的家宰,孔子给他九百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

孔子死后,原宪居住在卫国,生活极为清苦,原宪却安贫乐道,整天兴致勃勃地弹琴歌唱,不肯与世俗合流。

唐朝人吴筠作诗《咏原宪子》,颂扬原宪。“原生何淡漠,观妙自怡性。蓬户常晏如,弦歌乐天命。无财方是贫,有道固非病。木赐钦高风,退惭车马盛。”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

原宪从祀孔子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之东庑内。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阳城,南武阳城亦名原宪城。城北武山擂鼓台,传为原宪墓。

二、《论语》记载

《论语》中有《宪问》一篇。原文如下: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1、宪,即原宪,孔子的学生。2、谷,即俸禄,意思是做官。3、克,好胜;4、伐,自夸,吹嘘说大话;5、欲,即贪欲。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可以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时,还在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三、原宪故事

1、安贫乐道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孔子死后,原宪居住在卫国一个小巷内,住房很狭窄,茅草盖的屋顶,蓬蒿编织的门,破瓮做的窗,漏风漏雨,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然而,原宪却安贫乐道,整天兴致勃勃,弹琴歌唱,不是原宪没有能力,而是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

2、子贡访原宪

原宪和子贡是同窗好友。子贡做了卫国的上大夫后,穿着轻裘,骑着高马,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去看望原宪。因陋巷狭窄高车无法通过,只好下车步行。原宪衣冠不整,出来和子贡见面。看到衣衫褴褛的原宪,子贡以为他生病了,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原宪回答:“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很惭愧地走了。原宪却站在门口,谈笑风生,朗诵诗歌《商颂》,一副知天乐命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