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故事之子游:孔门文学科高材生

(2023-07-20 16:16:14)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论语》人物故事之子游:孔门文学科高材生

一、子游简介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江苏常熟人。 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高材生。

据《论语》《礼记》等书记载,言偃在孔子处学习十分勤奋,遇到疑难问题常向孔子请教;孔子也视言偃为他所满意的及门弟子之一,曾向言偃描绘过他心中的理想社会的美境。

 

一次,言偃陪孔子参加腊祭(十二月时猎禽兽岁终祭先祖的一种活动),祭祀仪式结束后,两人走到宗庙外面高大的建筑物旁边,孔子仰天长叹。言偃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说:我没有赶上大道实行的时代和三代(夏、商、周)英明人主当政的时代,可心里总是很向往啊!接着他滔滔不绝地向言偃描述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的景象。这在言偃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在鲁国当武城宰相时,遵照师训,以礼乐教化人民,做出了成绩。

子游曾任鲁国武城县令,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

鲁悼公二十五年,去世,葬于虞山东麓,从祀孔庙,享受儒家祭祀,历代追封丹阳公、吴国公。明朝嘉靖时期,定称“先贤言子”。清朝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如今常熟市虞山镇言子巷建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设有言子墓,学前街设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

二、子游故事

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少年出仕。子游为武城宰。武城在鲁边境,孔子特以子游年少为宰,亲率门弟子往观政。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意态之欢乐亦可知。

夫子问子游:“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三、《论语》中有关子游的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

四、古籍中有关子游的记载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

公孙丑问曰「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孟子曰:「姑舍是。」——(《孟子·公孙丑上》)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记载,“灭明(即子游聘用的澹台灭明,字子羽)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儒林传》云:“孔子卒后,子羽居楚。”孔道之行于南方,子羽有力焉。武城近吴、鲁南境,当吴越至鲁之冲。盖亦由灭明之揄扬,故子游之名盛于吴,遂有误为子游吴人者。

子游的言行散见于《论语》 《孟子》 《礼记》《史记》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