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祖康,字静侯。1900年9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城厢镇,我国杰出道路工程专家。18岁考进了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1921年转入唐山交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30年由国民政府铁道部派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进修道路与排水工程,1932年回国进入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筹备处,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管理处处长、局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他组织抢修前线军用公路和桥梁;筹建滇缅、甘新、中越等国际道路;先后主管川、滇、黔、陕、甘、宁、康、青、藏各省后方公路的修建,对抗日战争期间的公路建设和抢修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公路建设立下不朽的功勋。
1949年中共执政后,曾担任上海市代理市长等要职。1995年1月19日在上海去世。

赵祖康与乐西公路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8年8月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但进入四川特别是战时陪都重庆的物资要绕道贵州,因此,修建乐西公路就可以从四川连接滇缅公路而成为支持抗战的补给线。1939年8月,国民政府在乐山成立乐西公路工程处,委派赵祖康担任乐西公路工程处处长兼任施工总队长。全面负责乐西公路的修筑事务。
乐西公路,自四川省乐山至西昌,全长525公里。经过海拔2800米的蓑衣岭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地形险恶、气候多变、人烟稀少、给养困难的复杂条件下,赵祖康率领全路职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用了一年五个月的时间,于1940年底打通,其困难远远超过了单纯公路工程,可以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赵祖康不仅是一位工程技术专家,而且是一位全能的组织者,他在主持乐西公路工程3年时间里,一直与民工战斗在修建抗战公路的第一线,由于昼夜操劳,乐西公路通车时,他病倒在成都。

上图:乐西公路通车后,赵祖康题写“褴褛开疆”纪念碑碑文。
下图:重走“血肉筑长城之路”活动,赵祖康之子发来的贺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