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房地产管理经济经济危机15号地杂谈财经北京酋长 |
北京的土地市场随着10号地的叫拍槌子落地,敲醒了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时间拿地成了快乐的主题,为地王这把交椅争得是死去活来,大有肝脑涂地,竭尽生死一博的决心,场面犹为惨烈,仿佛是在用频频举牌的臂力证明着自己的实力,相比之下叫拍者到显得胆怯了,手中的拍槌被不断变化的数字一次次托起,内心的“可以了”和嘴上的“还有没有了”鲜明的对比着,瞬间就拉开了一个奇迹般的距离。猛然间我们才发现这才是中国最优秀的营销组织和人才呢!
诚言,10号地的10.22亿天价的确掀起了周边房价的猛烈上扬,所以这块刚刚割下的肥肉15号地的血腥是难免的。果不出所料,在地产大鳄们的夺食战斗中,中化方兴以40.6亿的要命价格夺了地王之冠,接下来不用说,就是一片议论和哗然。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些已经不足为奇了,就目前的局势,只要是地,只要能盖房子,只要能挂牌拍卖,一定都会如此的。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房地产市场火暴了?说明房价一定又开始暴涨了?我觉得目前下这样的定论尚早,但有一句话还是可是对想买面包的人说,面粉的确涨价了!
如果按照面粉造面包的思路去谈房价,如果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去推测楼市,道理很明显,并且十分简单,那就是房价肯定会出现新一轮的暴涨。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土地可以如此拍卖,并且有绝对的垄断性,楼市要想效仿恐怕目前还不可以,除非政府把所有的房子先垄断起来,然后再挤牙膏似的进行拍卖,兴许、有可能,但是还是未必有人给他面子和捧这样生死代价的场。
一山不容二虎,这不仅仅说的是竞争意义上的数字,更是食物链的生存保障指数。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百虎夺山的程度,仅北京市就拥有一千多家开发企业,如此大的基数证实了市场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结构问题的调整结果有两种,要么彻底进行改进和调整,要么干脆死掉;凡是市场问题,任何政策和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都是微弱的,根本改变不了市场自我调节的主旋律,所以基数过大的唯一调节方式就是淘汰、淘汰再淘汰,直至合理。
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局面一定会是:高价拿地者必死无疑,没地开发者退场;体制弱者亡,抗御风险能力强者生。以往的淘汰形式基本都是尾数淘汰制,目前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级市场的淘汰形式是掐头去尾,并且是前一刀后一刀,左一刀右一刀,不断的刀下去,形势十分残酷。房企要想躲过这样的刀法,必须转制、转型转战略,合理的布局企业格局,在人才、资金和结构等元素上下功夫,方能化险为夷,走出自己的开阔地来。
从地王的频频出现,其实暴露出来的就是体制上的薄弱和不适应。例如房企规模过大,已经不适应时代了,因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过程,房地产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了缓解,就象和平年代部队裁军一样道理,房企也需要适当规模的的瘦身了,应该以补充形式为主,这样运作起来相对灵活些,这也就是我以往提出的新兴房企概念的一个标志,再有就是在企业要素上会出现新的排列和组合。对目前出现的地王我可以预言他们已经是“槌头丧气”了,接下来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