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管理价格经济经济危机就业杂谈财经北京酋长房产 |
担水、担水还是担水,不担水吃什么?
从前有三座山,每座山上都有一座庙,庙里又各自住着一个和尚,虽然三个和尚三座庙三个方向,平日没有什么往来,但是由于他们共同的水源就是山脚下的一眼山泉,所以,天长日久了他们就不知不觉地相识在泉水边。对各自庙宇的情况虽然不甚了解,但是各自下山担水的规律却相互掌握了。
和尚甲的性格是阳光而又朝气,尽管上下山来回要经过很长的路途,可是他始终坚持每天担水一次;和尚乙的性格是世故老道,觉得担够了吃的水就可以了,洗漱用水尽量减少,所以他就两天下山担一次水;和尚丙的性格稍微有些内敛,不善于言表,所以在沟通方面少一些,大家只知道他每三天才下山担一次水,其余也就一概不知了。
和尚甲每天的日程安排十分紧凑,除了担水、洗漱就是木鱼诵经;和尚乙的日程也是如此,唯一不同的就是把不担水那天的时间用于休息;与甲、乙两和尚相比,丙和尚的行为到显得诡异多了,他的基本日程依然是担水、洗漱加木鱼诵经,可是他把节省下来的两次担水时间用在研究水的走势来源上,尽管他每三天才担一次水,有时还把其中的一桶水有意从半山腰洒落下来,观察水的流失方向和态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三座大山依然,三座庙宇已经有两座荒废了。原因就是:和尚甲由于长期担水导致腰肌老损严重,长时间得不到调理和休养,最终因身体状况不佳,在担水的途中失足落崖身亡;和尚乙因年迈原因,无法在下山担水了,所以不得不离开庙宇化缘为生去了;惟有和尚丙的庙宇里木鱼声声,诵经悠扬,并不时伴有泉水顺竹管滴落的声音。原来,和尚丙从山脚下的泉水现象追溯到来自山顶的道理了,现在他已经用上了自来水。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到了有城就有开发企业和商人存在的现象了,有开发就必须拥有卖房子的具体手段,房地产的营销实际上就象和尚担水的道理一样,直接关系到庙宇能否维系生存的大事。三个和尚的故事不正好说明了目前房地产的营销形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