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存:房价没有天花板,推动经济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


李明 新浪乐居天津博客主管 陈宝存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副秘书长 张春梅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潘力行
天津市杰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飞鹰 乐居名博 刘 勇
中国不动产主编徐 涛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河北分盟常务副秘书长 苏步超
卧龙传媒总经理 高文利 今晚报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 超
滨海集团房地产经营公司研发策划副部长
陈宝存:我的观点可能好多朋友也都清楚,我只说土地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前天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叫《18亿亩红线的副作用》,今天早上发的一篇文章《楼市调控只调量不调价》这是我很鲜明的观点。
咱们事实也是这样的,政府的宏观调控一直只有调量,但是反而房价越调越高,这个原因在哪?我不从整个市场方向去说,为什么调不了这个价?这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看到土地不管是北京市场还是石家庄市场、天津市场,土地的价值一直增高,这个原因在哪?就是18亿亩红线的副作用我说的很明白,现在一直在说土地这块,实际上真正耕地转用部分,(原来是耕地变成建设用地的)全国81个城市增长了16.7%;增长给谁了?增长给工业了、修路了,这种增长没有增长给房地产开发。
而房地产用地最关键的原因是一线城市主城区,像中化方兴拿的化工厂现在不可能有了。天津外环以内有没有大工厂?没有,化工厂早就搬了,而原来工厂的土地成本肯定是低的,以前习惯于从工业企业搬迁征地,从农民手里征地,成本低廉,但是现在城市改造就完全不一样了。
原来政府在征地的时候,如果是2002年以前征地的话,一般都是低价征地,因为以前很少说到市内做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喜欢在郊外拿地,当时讲的是三十年的承包期,从1978年开始到1998年商品房市场化这个阶段,二十年的承包已经过去了,再征农民土地给的只是10年的地上物补偿、青苗补偿,给村委会这类集体土地的补偿成本是极低的。像很多城市早期可能几千块钱一亩就拿到了,但是这种情况拿地现在拿不到了。
1998年之后房价的上涨就是地价推动的,别的成本应该说建安成本感觉有变化,但是变化并不大,真正最大的就是原来零地价到现在的市场价征地这一块,这是最关键,也是抹杀不了的。而且现在发展成什么情况?耕地转用越来越不可能了,就剩下拆迁改造项目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主体了。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刚才我说的,现在和政府达成的拆迁协议很可能最后再加50%都未必拿到,最不可控的就是征地成本。
现在又出现18亿亩红线问题,1我认为18亿亩红线肯定是要突破的,就是迟早的问题。前天我的文章当中说了一个概念,越是要严控的越要被突破,因为大家都知道土地价格肯定得高,现在的工业用地,四万亿投资带动政府二十万亿的投资,需要多少工业用地咱们没有分析。
总的土地供应量,政府可以满足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不可能增长,只能降低,你只能挤压到城市中心拆迁,这个成本是没办法控制的。
房价现在所谓的降绝对是不合理的。现在政府能调控土地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因为政府已经没有能力调控土地,土地源头都调控不了,现在已经不光是北京、天津的问题,全国都是这样的形势。石家庄保障房政策还好,所谓经济适用房等等保障性住房全弄到商品房配建里去,但是这只能加剧商品房开发成本上升,所谓的保障房大建多少多少,挤压全是房地产开发用地,这就是未来的土地供应形势。
陈宝存:1998年房价都是天花板,永远都是天花板。1998年当时市场化刚刚启动,石家庄的房价有几个所谓的天花板的都已经达到两千七八,当时我收入很高了,但是也是不敢想,两千七八。石家庄到2002年市中心还是两千八呢。楼市没有天花板,上面就是蓝天。
陈宝存:这就是人们的财富和工资水平,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有巨幅的增长。房价没有天花板。
陈宝存:刚才苏(步超)总说的很明确,下一步未来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就是居住还有汽车是居民消费的重点,国家就得通过这两个行业去拉动(整体经济)。
陈宝存:(地价房价)互相拱,地价出来推动房价,房价出来又推动后面拍卖土地价格的上涨。
陈宝存:我说说关于政策问题,刚才我开头说了,政府调控只能调量,它调的是什么?只要一收紧,连投资、销售、消费所有的方面也就都收紧了,经济就下行了,就这么简单。如果真正想降价的话,最先影响的就是开发企业的投资减少,开发企业不买地了。现在落实的实体经济恢复,是谁在恢复?就是房地产、汽车等相关产业恢复。中小制造业、外向型制造业是不可能恢复的,产业转型恐怕得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那部分都是过继儿子指不上,现在就剩(房地产、汽车)这两个儿子在强力发展,不扶持他们就全垮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