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应转向避免2007年地价房价暴涨行情
陈宝存/ 文
很多迹象表明,随着去库存化问题在楼市回暖的春天得以解决,提价和土地争夺的局面又重新抬头,特别是08年土地出让总量的下降幅度惊人,住宅用地在08年成了烫手山芋,市场存量用地已经消化到了07年拍卖土地为主的局面。
据报道:随着4月29日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回龙埔社区两块居住用地以8亿元的高价拍出,今年深圳居住用地的融冰之旅以出人意料的高溢价获得成功,而这场拍卖会也是时隔五个月深圳首度推出居住用地。
上海青浦区徐泾镇一地块受到10余家开发商的强烈追捧,最终金地集团以5.6亿元的价格获得该住宅用地,溢价82%。
3月6日,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5373万元竞得石景山区金顶街居住项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3月16日,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9974.63万元竞得昌平区回龙观(F01地块)商业金融项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以11113.44万元竞得昌平区回龙观(F03东-1、F03东-2地块)商业项目的国有土地使用权。3月30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居住用地(电信局线路局改造项目用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经过54轮竞价最终由北京长信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620万元竞得。
这些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刚性需求表现在消费者和开发企业双方面。没有土地储备的房企就如同没有原材料的工业企业,生产的停顿是不可想象的。
为了避免暴涨行情,主管部门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方式方法存在问题,07年的局面最大原因在于土地供应量的严重下降第三个年头,使得市场上土地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土地频创天价并不稀奇。
尽管与前期的销量相比,最近的销量增幅有所下降,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周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为3817套,环比下降8.7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32990平方米,环比下降12.87%。这一趋势是很正常的市场反应,楼市稳定正在慢慢恢复是大的趋势。这也是房企转入土地争夺的现实考虑。房企反映的滞后性,这样的趋势半年之后体现的会更加强烈,所以如何避免对土地争夺而造成的土地价格上涨,必要引起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恢复协议出让以及公开出让采用招标制,避免公开拍卖和挂牌,是解决土地出让困局的最好方式。
至于对容积率的彻查,不会起到真正效果,原因是具体执行的极低可操作性。这不是解决楼市问题的最好办法。
决策者的智慧很关键,恶性循环是必要防止的。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