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只苍蝇失去的世界冠军和生命【自我疗愈】修好自己这颗心。
标签:
心灵感应太初有道合道而行 |
分类: 保守你的心 |
吃得简单,活得舒服,懂得自爱,亦懂得爱别人。保养心态,提升爱的灵性,让人生更加充满魅力。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有许多感慨,一定要和朋友们分享一下。说的是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台球冠军赛中,当时年轻的选手路易斯。福克斯遥遥领先对手,几乎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因为他只要再得几分,就将冠军的金牌收入囊中了。然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起初,路易斯也没太在意,他挥挥手赶走了苍蝇。但就在他俯下身准备击球时,那只苍蝇又一次落在主球上,于是路易斯又一次挥手赶走了苍蝇。可是这只苍蝇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只要他一想击球,苍蝇就飞上主球,引起场内观众一阵阵的嘻笑声。在观众的嬉笑声中,路易斯的情绪忽然坏到了极点,他终于忍耐不住失去了以往极度的冷静,举起球杆就去击打苍蝇,却不小心碰到了主球,裁判判定属于有效击球,使他失去了一轮机会。路易斯心情极坏,方寸大乱,接连失利,最终失去了几乎到手的冠军宝座。而他的对手约翰。帝瑞却迅速调整好心态,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把比分追上并超过他---夺走了冠军!故事如果到此结束还算不上太大的悲剧,路易斯至少还是亚军。但遗憾的是:第二天早上,人们在附近的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的尸体!他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投河自杀了!因为一只苍蝇送掉了一个世界冠军的生命!这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可能距离成功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甚至已经看到的胜利的曙光了,却偏偏这时出现了小小的意外,把你的心情从天堂带入地狱。比如,你准备要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时,突然被过路的汽车溅了满身的泥水,靓丽整洁的衣服一下变得惨不忍睹;你准备好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走到考场门口却发现参考的证件遗漏在家里,每年的高考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2012年甚至有一位考生的妈妈给工作人员跪下了求情;你登上舞台准备演讲你准备已久的节目时,却发现自己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忘词了,大脑一片空白……这时候,你还能够继续保持你原有的轻松、自信、良好的心态吗?请你向另一位伟大的运动员马特·毕昂迪学习吧。马特·比昂迪是位美国游泳运动员,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赛前被媒体普遍看好,认为他能获得7枚金牌。然而比赛开始后,第一个项目毕昂迪只取得了第三的成绩。在他擅长的第二个项目100米蝶泳中,开始他一直遥遥领先,但在最后关键时刻,却被另一个选手超越,毕昂迪只获得了第二名。虽然这样的成绩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很好了,但舆论仍然大哗:谁让大家对他的期望值太高呢。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口水伴着评说扑面而来,毕昂迪简直快被众人的口水“淹死”了。但是,毕昂迪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善于把压力变成动力,越受挫折和打击,越是斗志昂扬有士气,是一个善于寻找绿色情绪的人。果然,从第三个项目开始,他像一条入水的蛟龙一样大发神威,越战越勇,一口气拿下5枚金牌,1枚银牌 ,还有1枚铜牌,共获7枚奖牌!其中有两项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了奥运游泳赛场上的明星,第二次被评为世界最佳男子游泳运动员。其实这位被人们冠以"世界快泳之王"、"世界第一飞鱼"等等称号的运动员,虽然5岁就开始游泳,却从未受过正规训练,直到考入大学加入水球队后才接受游泳训练,可谓起步甚晚,但他很善于在训练中寻找绿色情绪,调整心态,从此真正迈入了游泳的殿堂,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13次打破世界纪录。所以,一个小小的苍蝇算什么,“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嗡嗡叫”,不要被他扰乱了心智,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越是遇到挫折的时候,越是考验你心理的承受能力的时候,越需要沉着冷静,理智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面对降临的突发事件,处惊不乱,荣辱不惊,把不利因素化解为有利因素,用冷静和智慧挽救自己,走出暂时的困境。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甚至包括身体健康和改变命运。
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的心,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投宿于一苗民家。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此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
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餐风宿露,攀越崖壁,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已有两年了,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却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没有一天是像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愁的。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份愉悦、快乐的心情,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唯独他一个人无事,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被元军俘虏后,经受了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始终刚毅不屈,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在《正气歌》中,文天祥说:
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面也像夜晚一样黑暗。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我吃的也是像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牢房里就四处漏水,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寒来暑往,说也奇怪,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这其中哪有什么技巧,只不过是我身怀浩然正气,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
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有时甚至关乎生死。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
修好自己这颗心,需要减压心灵。
王阳明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读书作文,怎么能牵累人呢?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计较得失牵累了。
这句话道出了人之所以活得累的根本原因——精神的内耗。这内耗则来自内心对得失的计较。比如你做一件重要的事,会希望做的好、害怕做不好,会思虑做得好会怎样、做不好会怎样,这就是计较,内耗也就开始了。
焦虑也是如此产生的。在这种状态下,必然会在那里患得患失,杂念丛生,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表面上他很努力,其实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效率很低,当然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和效果。
怎么应对?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不会给心造成牵累;即使有了牵累,也容易察觉并去掉。比如读书的时候,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对,就去掉它;知道有求快的心不对,就去掉它;知道有争强斗胜的心不对,就去掉它……如此一来,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计较、纯为天理的心。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更高一些的目标与追求,这样心灵就能从眼前的事情中脱身出来,立于更深、站在更高去看待这件事情,也就不再有那么多的计较了。这样就能做许多事而不为其所累。
这是怎样一种心灵境界呢?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心灵只有如此,才能在处理各种事务时悠游自如,从容不迫,应变无穷。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这种“心如明镜”的状态,才能生活得更轻松快乐一点。
今天的人都追求快,古人则说:欲速则不达。尽管我们想快,但心理急躁,就会失去冷静、从容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感到艰难和痛苦,就会以更糟的心情来对待生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我们的心灵本来有着惊人的能力和智慧,在没有外物干扰、宁静平和的状态下,能以更高的效率、更正确的方式来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状态呢?答案就是一个字:闲。白岩松说:发呆,喝茶,看四季变化,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事,都不做。那有用的事如何提升呢?大家有创意的时间吗?一有空就掏出手机,时间立刻被填补,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拿走了伴随着无聊的伟大创意。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喝茶发呆时想出来的,相反忙碌的时候没有想出来。
闲有两种,一种是人闲心也闲,给自己一些时间,从繁忙中脱身出来;一种是人忙心不忙,这是需要靠人的闲去养,和在觉察克制中去修的。无论哪种,其实对我们做事都更有利。这也是庄子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不要像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所说的:中国人活得太累了,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个词,成功和拼搏……我很奇怪,他们连快乐都感受不到,却想追求幸福。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疲惫不堪,身体也越来越差,却成绩甚微,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若能把心中之贼破掉,学业、家业、事业就会改观,人生问题就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自我疗愈】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
情绪平衡技巧是管理情绪最快见效的方法之一。持续练习情绪平衡技巧,将使你学会以不压抑的方式,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你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将变得更轻松平顺,开始吸引不同类型的人,并创造新的人生情境。
我们本身要为创造内在的祥和负责,没有人能为我们达成这个目的。在生命中塑造出内在的祥和与和谐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心灵。最初这可能需要投资一些时间和努力,可是请记住:你在自己身上投资越多,得到的回报越高。要达到“不工作的显化层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聪明的方式工作。每天花费短短的十五或二十分钟时间,持续练习情绪平衡技巧,你的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更平衡,并且开始吸引不同类型的人和新的情境。
译者序 奇妙的信息医学
推荐序 活力医学新观念
引言 情绪平衡:航行于意识的三个层次
第一部 情绪:行动中的能量
未解决的情绪:自由基能量
自我排拒与自我接纳:管理内心的乱流
业报与情绪:一个 铜析的两面
杀人套索:情绪阻碍了痊愈
细胞记忆:业力信息的无限闸口
觉察是一种矛盾
第二部 实际的情绪平衡技巧
情绪平衡的基本工具:统合与释放
脉轮:通往意识的七个闸口
情绪鞭挞倾向:通往自由的最后一个路障
未解决的情绪:自由基能量
我们的生活往往奠基于理性以及一般常识,真理却不倾向于这两者。——蒂莫西·弗雷克(Timothy Freke)《禅的智慧》(ZenWisdom)
要想理解情绪平衡的概念,我们必须先了解情绪的真面目。情绪是被我们诠释成“愉快”或“不愉快”等特定刺激的种种反应。我们倾向于将各种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感受,归类为两大相反的类别:黑或白、好或坏、全是或全非,否则我们会觉得它们含糊其辞,难以确定。接着,我们的情绪会依据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诠释来导引行为。然而问题往往出在情绪的出现并不是有意识的,它们的反应乃是过去的经验所塑造的模式。能够将现在与过去联想到一起,或许是一种有利的生存机制,不过大体说来,这项能力并未对我们做出最好的服务。每当新的经验引发了旧有的情绪,我们就可能受到它的挟持与控制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如果我们失去了心爱的人,面临危险、亲密或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我们很可能会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回应:恐惧、紧张、失望、嫉妒、担心、内疚、厌倦、欢欣、焦躁不安、挑剔讽刺、猜忌多疑、得意忘形、快乐、无拘无束、充满喜悦、狂热与希望,或是感恩。我们的举止反映了上述的以及其他的情绪。举例来说,如果你身陷于交通阻塞中而不是正在阅读一本书,难道你的行为不会有所不同吗?如果你刚刚赢得一笔为数不小的乐透奖金,你会如何呢?或者你和另一半争吵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回到公司上班,又将会如何呢?我们所有人的行事风格几乎都不一样,因为情绪就是我们行动的基础。
假没你遇到一个陌生人,譬如超市的收银员毫无理由地向你大吼,而且态度又不公平,你会做何反应?我们许多人的反应都源自过去未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高度个人化的。以我刚刚叙述的那个状况为例,少数民族的人可能会立即做出反应,依据他们以往的经验将其诠释为种族歧视。
基于每个人的性格或是对以往受苦程度的不同认知,有人可能会反应激烈,有人或许会寄一封抱怨函给超市经理,让这位收银员受到申斥或解雇,但也有人选择再也不到这家超市购物,避免未来的任何接触。所有的这些反应都取决于当事人在事发时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有些人或许会假设收银员有个糟糕的一天,因此这件事非关个人;有的人则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耿耿于怀,忿忿不平。我们的反应并不是出于清醒的选择,因而可能深深陷在盘旋上升的负面情绪与思绪——所谓的“杀人套索”(killerloop)——之中。
人们常问:我们如何才能管理我们的情绪,而不被它们所主宰?答案是我们必须培养情绪平衡的品质,学着解决并改变熟悉的情绪与行为模式。平衡情绪是一种能力,你必须以不压抑的方式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你的情绪。情绪可以指点我们正确的方向,帮助我们做出更恰当的选择。除了受到情绪控制之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利用情绪,作为生存和成功的动力。毕竟,解决源自过往的情绪,确实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自由。
表达与压抑
让我们更深一层地检视情绪的本质。情绪属于我们的“情感制品”(heartware),也可说是感觉状态;理性则是我们的“硬体器材”(hardware),或是神经线路。当身体里的情绪和理性不平衡时,显现于外的结果就是压力。压力就是情绪被紧锁在身体里,无法在它的能量通道中自由流动。
一如我先前所叙述的,情绪往往跟我们的某个特定知觉联结在一起,而知觉的起因或刺激则不必然与其所导致的情绪相关。这种种的知觉是跟中枢神经系统的电子化学反应相连的能量,而电子化学反应又是次于能量的一种活动。每当我们经历一次情绪波动,就有一股聚集的(或是潜在的)量子能量需要得到疏解。换言之,不论原因为何,情绪能量需要方向、流动和行动。如果善于处理情绪能量,会带来极大的改进。
体验种种情绪是一回事,表达情绪并任由情绪原有的能量自然地流动或消耗,则是另一回事。情绪驱使我们采取行动,比如说,逃避、面对或表达等。情绪的表达,譬如哭泣或大笑,这两者都可以释放紧张和压力。我们所面对的两难是,宣泄情绪并不是永远可行的事。某些情绪冲动可能导致社会无法接受的行为,像是打人、偷窃、强暴或是种种幼稚的行径。可是我们每个人所认定的可以接受的行为,其实也是我们信念的产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压抑特定的情绪,以便融入父母为我们制造的窠臼中。
压抑情绪的方式有五种:
·否认(不承认某种
未解决的情绪:自由基能量
幸福是一种灵活的觉醒。
飘向春天的叶与开在心里的花
秋天,一片黄叶从树梢落下,被风吹着,在空中轻悠悠地飘。
“妈妈,它要飘向哪里?”小女孩问。
“春天。”妈妈答。
“春天?”
春天到了,
小女孩指着一片绽开的新叶问:
“妈妈,它从哪里来?”
“秋天。”
“秋天?”
“对。还记得那片飘落的黄叶吗?”
“记得。”
小女孩说完,又指着一朵开放的鲜花问:
“妈妈,如果花一直这样开下去,它最终要开向哪里呢?”
“果实。”
“如果它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呢?”
“那就开进人们的心里。”
“为什么?”
“因为凡美丽过的东西,人们都会用心记住它。”
妈妈说。
健康幸福,智慧所赏。
1.哲学,时代生活的精髓
2.爱,美好生活的向导
3.心理是内在生命的成长
4.健康幸福美好是身心灵的修行
保守你的心(3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