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证监会救市能够击溃堰塞湖吗?

(2008-09-06 08:33:26)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评论

证监会救市能够击溃堰塞湖吗?

 

周五终于出台了新政。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笔者细读此文,觉得此意见稿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此文的主流性质是什么。笔者把它解读为利好,但没有解决大小非这个股市上的堰塞湖。可交换债券相当于一个固定收益的债券加上一份标的股票的看涨期权。大小非流通问题没有对手盘怎么跑呢?这里可以解决。另外,也解决了上市公司仅仅依靠卖股票弥补缺钱的融资问题,还可以有很好的收益。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可交换债券真的能够不折不扣的施行,无疑为限售股解禁在股市和债市中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其实,也为大小非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通道,有利于减轻对于二级市场的压力。大小非减持之所以这么汹涌,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最近的货币政策是从紧的。信贷紧缩实质上让很多大股东缺乏现金,只得卖股票。可交换债券推出后,这类股东可以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获得所需资金,而无需抛售股票。根据发行可交换债的规定,债券投资者将在12个月后分散逐渐交换成其持有的股票,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对二级市场形成冲击,缓解限售股集中大规模上市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冲击,对发债主体来说也可避免直接抛售大量股票造成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以及不能变现的风险。

 

第二,可交换债券的发行,在证券市场实现股票全流通的条件下,有利于股东利用这一金融工具进行股票市值管理,也有利于减少大股东由于缺乏筹资渠道而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

 

第三,可交换债事先锁定了未来的换股价格。笔者认为,这一点可能为解决大小非不顾价格的抛售疯狂行为是有利的。当前的股指之所以跌的很惨,就很多的大小非减持的时候,由于成本低廉,使劲的往下砸。

 

不过,如果把资金引向债市,投资者的兴趣转移到债市,必然也会分流股市的资金,当前的股市最缺的是增量资金,存量资金在不断地减少。最后,大小非的堰塞湖并没有真正解决,依然会悬在股民的头上,随时有一泻千里的势头。

 

笔者也看到不少朋友的讨论,“如果我手中有大小非,由于策无限制减除,我不但可以卖股票套现金,而且可以发行可转债,岂不是双重套现,变相圈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纵观最近各路人士的建言,目前对于大小非的解禁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

 

一条是泻药。最好抓紧让他们跑光泄洪,虽然股指一路下来,总比漫漫熊市强得多,一反弹就被他们压下来。反弹就是他们能够有足够的对手盘,可以跑。最好是催泻药,所依不要征暴利税,给他们更快的更多的渠道,抓紧跑光。政府不要救市,救市他们借助利好就跑,没用处。

 

第二种方案是堵。通过加固堤坝的方式,但这个时候,他们依然存在。可以慢慢的疏导,这种疏导不一定要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全流通。但是,这个过程太漫长了。

 

大小非减持是在特定的货币背景下的一种非理性的发泄,他们吞噬了股改的成果,摧毁了股市的价值投资理念,估值标准也处于极端混乱的乱象丛生的不利境地,淹没了股市的正常性质,击溃了股市的信心。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正如吴晓求对于大小非的判断,‘大小非’减持可能需要三年,股改真正完成需要五年,到2010年之后才能消化这个东西。笔者认为,我们的大小非减持的顽疾,彻底治愈还需要2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使这中间有牛市的话,依然备受大小非的恐吓。至于这个新政能否真正的解决大小非减持的压力,恐怕还得看长期市场的表现,而非短期市场的表现。

 

最后,要说明的是,是利好但短期不一定是好事。最近的利好,都成了大小非和机构的出货良机了,至于是不是虚虚实实重演这种伎俩,不是他们,谁也不知道。

 

 

 

精彩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