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无需救市只要还它真实

(2008-09-01 01:04:13)
标签:

朱大鸣

房地产

无需救市

房产

分类: 地产评论

            房地产无需救市只要还它真实

                  朱大鸣

最近媒体对房地产业的报道犹如该行业已经穷途末路,其实真伪也是可想而知的。上海中心城区某楼盘25套房子降价7000元,好像印证了中国楼市的最后一道防线—上海房价的坚挺之说从此被打破,似乎中国房地产将从上海中心区域开始狂跌了并将蔓延全国。

 

要知道该楼盘容积率密度极高,地处火车站附近,地理位置较为嘈杂。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所谓的“下只角”,更有一个现象要注意的是售价一万大几的楼盘是一个混杂小区,原拆迁的居民与化了高价钱的购房者混居,其消费水准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也是导致该楼盘在价格上,不足与在同类地区高于其它楼盘的相提并论的原因。

 

就是这样的价格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低价成交房源均为“内部消化”。有报道,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售楼处在售的一手房源,无论是113平方米的两房,还是140平方米的三房,售楼处开出的价格都在18000元-20000元/平方米左右,并没有传闻中17000元/平方米的低价,甚至更低。

 

但是就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发生在上海某个楼盘,占体量极小的小案成交,却被媒体无限放大,打开中国所有的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热烈追捧加以报道。这比起股市自去年大跌至今60%之多还要来得起劲。

 

北京夏季奥运开幕式那天,股市一点也没给我们中国人盼望已久奥运会留面子,还是一路狂跌,但新闻报道却没有如此般起劲,或许保太平,让我们的奥运会顺顺利利开好,或许久跌的股市使得新闻报道已失去了兴奋点。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其实对于一件新闻线索的真伪与内情,还没认真有辨别之前就随大流,吓起哄。怎么不学人家一些品牌媒体的独家权威报道呢,这才是新闻价值的强势所在。

 

不错,整个中国在去年年底开始,在从紧货币政策这道最后的大棒发威后,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终于得到遏制,楼市的成交量已经连续8个月出现了低迷,量价背离是整个房市目前态势。不少人认为接下来的“金九银十”销售期如果成交量还是没有反弹,后市楼市将调头向下,而且今后的低迷将是长期的,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以上,在这样的舆论大环境下,更导致真正需要的购房者始终琢磨不定,唯恐现在买了房子马上就套,这样更加剧了持币观望的气氛蔓延。

 

股市的暴跌已经使得管理层伤透了脑筋,目前光靠口号式的救市舆论已经不管用了,在实质利好政策没有兑现下,大盘还是在震荡中徘徊,中国的股民在这波行情中早已是负资产了。然而中国的楼市无需要救市,虽然也有个别城市,管理者把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中的低价房出资收购,用于储备城市经济适用房,但这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对于楼市实际上政府是不需要救的,说实在也没有这么大的资金量来救。只要正确的引导与政策扶持就足够了。

 

对于全国广大开发商来说,大家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在不太有利的环境中求生存,除了前年、去年肆意大量非理性圈地的,而不顾自己的财力的开发商,现在资金链已岌岌可危,这颗苦果看来只有自己来忍受了。

 

房地产企业更多要做的是,建设更多质优物美的精品楼盘。充分研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根据每个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强项,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不要追求高利润,多给广大民众有所受益。房地产企业要维护好社会公众形象,善于调节优势机制和丰富的运作经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健康有序的发展行业建设。在这轮房地产调整中,形成一批良好品牌商誉的优势房地产企业,使之出现更多质优物美的、百年大计的精品楼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