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奥7年磨了一把钝剑

(2008-08-08 11:01:52)
标签:

朱大鸣

奥运男足

体育

分类: 随笔杂谈

国奥7年磨了一把钝剑

                                   朱大鸣

 

中国足协为了这次男足,牺牲了太多,从2001就开始筹划,7年磨了一把钝剑。新西兰被公认为是最弱的球队,而且在印尼还多次热身赛输给印尼俱乐部。但是,刚刚结束的中新之战,在新西兰少了一个人的情况下,被人率先攻入一球,可见,这是一把钝剑。原因就是磨的太多了,俗话说,好事多磨,对中国男足来说,这是一场折磨。

 

为了取得这次胜利,国奥可谓用心良苦,选择米卢时代一球未失的沈阳作为福地。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本来形势占优,为啥最后被打的那么狼狈呢?首先是造越位的战术失误,新西兰巴不得你造越位,他们根本不控制中场,直接长传,找前锋,成功一次就行了。另外,笔者觉得陈涛上的太晚了,陈涛换掉的蒿俊闵实质上在上半场表现非常的好。如果蒿俊闵和陈涛、董方卓同时首发的话,这场胜利早就来了。应当说,陈涛的上场,对于整个局面把握的还可以,而且,那一记传球也是董方卓打进历史第一球的关键。

       国奥7年磨了一把钝剑

 

我们庆幸比利时的后防核心孔帕尼和另一主力费莱尼将缺阵和我们的比赛,但是,我们仅仅是依靠这些,就不要想着进八强了。虽然说足球的魅力在于偶然性,不过,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还是实力和精神风貌。

 

中国足球本来就是比较弱的,是弱的必须要有自己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十年生养、十年教训”,小越国也能灭强吴。而足球的球员并不需要生养,只需要教育。在2003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这支队伍的前身国青队就已经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取材,而在参加北京奥运会之前已经建队5年,他们曾经在2005年世青赛上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笔者当时也很激动,以为中国足球终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员。当时的中国队同乌克兰、土耳其以及巴拿马分在一个小组,中国队以全胜的姿态列小组第一,当时的陈涛是绝对的核心,也是中国最有潜质的球星,而且,当时知名度不比梅西差到哪里去。但是,3年后的奥运会,陈涛锋芒还在,但是已经远不如当初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俱乐部的阻挠出国是最主要,致使这一伟大的天才人物沦落到替补的地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奥多次换帅,而有个性爱盘带的陈涛不符合“集体至上”的标准,甚至连陈涛带球过人也被指责为粘球,试问,如果一个球员不带球,没有责任心,他能成为一个优秀成员吗?自己是母鸡,还骂人家是凤凰是母鸡。陈涛仅是当年世青军团没落的缩影,冯潇霆、赵旭日、周海滨、董方卓、陈涛、朱挺、苑维玮、谭望嵩、郜林、崔鹏和蒿俊闵也都不同程度的衰落了,可以说,三年的磨练不是磨练,而是消磨了天才的棱角和个性,才导致今天的困局。

 

文化随笔杂谈博文推荐:

后奥运时代你还持币观望吗           今年春节要送礼 送礼不送脑白金

国奥队很可能让足协裸奔               铿锵玫瑰:用什么战胜瑞典君影草

不要把奥运会看成故事会                      工资涨不过油盐材米醋     

奥运会看乒乓球心里最笃定                     奥运热情迸发更需要节约

康桥不存在而在徐志摩的意境中                  再也没有发现世上最伟大男高音

在仙境让人忘掉生活中的区别                      韩寒是快餐文化下的罪恶叛逆者

儿时我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                          让儿子叫“老爸我爱你”是梦想

第一个端午假期该咋过                                                          不能让抗震英雄丢饭碗  

如果上帝会落泪的话                                                              牵挂

新郎在婚宴上实行了AA制                            雨夜中泛起你的身影

在你寂寞时                                        高棉的微笑                   

博客世界里大众情人                                              读我 懂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