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资金囤积,大盘能否大变脸
(2008-08-07 14:51:09)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评论 |
天量资金囤积,大盘能否大变脸
今天盘面出现了两个特征:其一是尾盘再次被紧急拉升,其二是场内地量,成交量不到400亿,但据中国南车的冻结资金来看,场外天量资金在观望,而且,外资也正在从亚洲云集中国楼市。
上海本地股的崛起,很可能是一个新的一轮炒作的开始,随着奥运板块即将成为历史,上海世博会的概念很可能倍受关注。实际上,最近的地量状态下,机构在这个日益缩水的水塘里面折腾,换股腾挪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投资者应当注意概念炒作的节奏,开始的时候可以思考跟上,但如果是在高潮的时候,很可能是曲高人散,自己跑不了。笔者在前期说过,不要把奥运会看成故事会,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从量能的角度来看,TOP系统显示今天总卖量一直超过总买量且不断创出全天新高,而两者之差也之间扩大,上海本地股的走强对市场刺激有限。今天股指在一度下跌到了2691.36点,主力还想上演在尾盘绝杀的态势,这样可以减少筹码的消耗。
上海证券报一篇文章引起笔者的注意,《大量资金从亚洲各地汇集中国,楼市成“热钱”避风港》。RAC数据显示,从去年3月份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中,流入中国的资金达10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接受外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二。期內,无论是按价值还是按地皮数量计算,全球近一半的土地转让交易发生在中国。
笔者认为,大量资金厉兵秣马,准备囤积中国楼市来回避“次贷之风”,中国也被称之为避风港。中国的楼市半年多来,成交量继续低迷,为他们进入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试想一下,这些钱算不算热钱呢,按着定义来说,这些钱不算热钱,这些钱基本上都是长期投资的,不具备热钱的特征。
笔者想说的是,无论这些钱在理论上是不是热钱,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在全球以美元为标价的商品都在上涨的背景下,投资住房是抵御通胀最好的工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许多投资者都有深刻的体会。当然,并不是说买了房子肯定保值(有人可能举深圳炒房者的悲惨来反驳),但总体上来说,是这样的。就在近期而言,大量资金正在陆续从亚洲各地慢慢汇集到中国市场。
笔者观察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股市成交量逐步减少,而场外资金厉兵秣马,准备登陆;另一方面外资正在虎视眈眈,云集中国市场。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准备抄底和等候,投资者可以注意关注这两个特征。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一些公司承诺在一定的价格内不减持。这一点有人认为,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板块,就是承诺板块。这一点笔者认为并非不可能,毕竟在后股改时代,大小非减持已经成为抽干股市之水的重要动力工具。
其一,中国南车是二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发行的,也说明了市场不缺钱只缺信心的论断。有消息称,中国南车22696亿元的冻结资金,反而高于2007年时发行大盘股的1.5万亿元平均冻资水平,这也从一定程度证明了目前沉淀在一级市场的资金依旧充裕。目前,市场信心的低迷,只是对于股指的破位到底是不是一个底部。同时说明场外资金正在集结,准备选择时机,好进行诺曼底登陆。其二,就在近期而言,大量资金正在陆续从亚洲各地慢慢汇集到中国市场。就此而言,场外囤积重量资金,股指震荡只是信心极度缺乏的表现而已。
欣赏奥运体育随笔:《铿锵玫瑰:用什么战胜瑞典君影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