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的七大好处
(2012-02-29 05:50:06)
一般人的概念,总认为静坐有许多理论与技巧,非修道的人很难进入状态。其实不然,静坐实在非常容易,只要每日清晨及下午,在饭前各静坐15~20分钟即可。
以我的经验来说,静坐约有以下的好处:
1.产生动静调和作用:大家都知道,强国必先强身,强身须要运动,如果运动过度或太多,则效果适得其反。人的养生训一向强调:“外壮不如内强”,有许多著名的体育好手,就是因为不知修养身心,才英年早逝。因此,运动之后,必须用“静坐”的功夫来调和,这静坐就是调和身心的瑰宝。在自然界中,生物大都从静态中成长,而由动态中凋谢,人的生命也必须动静调和,才能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机。
2.陶冶人的品德:静坐是内发的自觉,可以培养完善的人格,平息浮躁的性情,反省过去的错误,将自己的感触,缓缓地升华到无忧、无惧、无私的境界。
3.纾解紧张的情绪:情绪紧张是百病之源,每当一个人的生活受挫折以及其他急难事件发生时,都会产生压力感,而使脑内受到极大的刺激和忧愁,但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静静地去休息。可是休息时,身体虽在静态,思想并没有完全静下来.头脑仍在继续不断的运作,以致长年累月的疲惫,脑力消耗太多,情绪不能安定,形成睡不好,梦又多,只好依赖服用安眠药来作助睡的救济。但服药时间愈久.用量会愈多,于是后遗症也就接踵而来,诸如肠胃病、内分泌病、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皮肤病、性功能疾病、关节与骨骼肌肉等疾病,都可能发生。甚至于精神官能症、焦虑、恐惧等也在所难免。唯一改善的办法,就是做好静坐,最好每天2次,一次15或20分钟,以使头脑思维冷静,全身肌肉松弛,以默想入静,必能安静烦躁和忧郁的情绪,促进身心调和。
4.达到睡眠无法达到的松弛:许多人认为睡眠就是最好的休息,睡好了身心就会健康,又何必行什么静坐呢?但根据科学实验报告:“当人在睡眠中,一切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渐疲弱,甚至陷于停顿状态。心脏的跳动,亦减少20%左右,呼吸虽较清醒时深长,但肺部吸入之量比清醒时少,肠胃消化能力也降低,脑中枢活动效率怠慢,体温及血压亦会降低。”但静坐之生理状况与睡眠不同,行静坐时呼吸深长,肺吸人量比未静坐时多,体温上升,胃肠蠕动力增强,消化与呼吸能力提高,所以在静坐中,腹内有雷鸣或放屁情形,那不是坏的象征,而是功效的彰显。同时静坐之后,大小便的排泄,也会比以前顺利而较多。由于静坐1小时,休息的功效等于4小时的睡眠,可知静坐比睡眠更能得深度的休息。故静坐的原理,亦即是以精神安定神经,以默想自然约束脑内的胡思乱想。
5.节省人体能源:静坐时,吸气增加1倍,而呼吸频率反而减少2j3。人体通常呼吸率每分钟16次,静坐时减少到只有5次,同时也减少了氧气的消耗量20%。由于呼吸次数减少,即能使人“心平气和”达到节省人体能源的要求。
6.改善血液循环: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血液在24秒钟内循环全身血管一周。静坐的时候,每分钟心跳次数,由72次减少到38次,血压也同时降低20%左右。因而减少了心脏的负担,延长了心脏的耐用率,相对的也延缓了老化,而达到健康长寿。
7.平衡自律神经:自律神经系.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类神经。交感神经,主管人体内脏日间一切活动;副交感神经,则主管人体内脏器官夜晚的休息与整补。在此工业社会中,大家对于工作休息、交际应酬、娱乐嗜好等,往往失去平衡,以致带来各种心身疾病,如肠胃病、心脏病、皮肤病、呼吸系病、过敏病、关节炎等。在“静坐”的时候,交感神经异常平静,而副交感神经则趋于活跃,正好调整了自律神经平衡,使身心获得高度深沉的休息与整补。因而可以恢复我们的生机,使各种疾病逐渐获得满意的改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