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咖啡: 普通、文艺、清新、重口

(2012-04-26 21:46:17)
标签:

咖啡

发呆咖啡

温州

普通

文艺

清新

重口

经营

风格

生意

杂谈

休闲

分类: 发呆悟语

温州咖啡: <wbr>普通、文艺、清新、重口



  我从来不认为偶尔炒螺蛳、不在那儿就在去那儿路上的那些“咖啡美食”可以算是咖啡馆,虽然这些地方也有咖啡卖。但即便如我这么严格区分,也并不表明温州在炒螺蛳之前就没开过咖啡馆。

  我记忆里温州第一家相对明晰的咖啡馆,是台湾人开的,十多年前人民路上的“锅锅咖啡”。当时我有一部sony笔记本电脑,当时还没有wifi,当时我刚开始写点在办公室里写觉得对不起老板,在家里写对不起家人的文字。泡咖啡写字生涯,就从“锅锅”起步。至于为什么不在茶馆写字,是因为那些装13的茶具一套一套的,霸占桌面,且茶水横流,虽然我很爱喝茶,却也不敢把电脑放在茶桌之上。

  在当时的“锅锅”,偶尔还会有一帮人纠集观影团搞看片会。我在“锅”里泡了几年,从没跟老板打过照面,我只要一个不是办公室、不是家,也不是饭馆的地方,服务生上完咖啡就不会管我的地方写字。

  这么说来,温州咖啡馆历史已经可以穿越到“咖啡美食”之前了。那么,在“锅锅”之前呢?我的理解,那就是个人化的家庭咖啡消费了——别忘了,温州是侨乡,什么时候有温州人去海外谋生,就是温州人喝咖啡的起始;只要有温州人在海外喝上咖啡,就会有咖啡传回温州,具体年代不可考,反正有一说:浙南地区目前最纯正的咖啡在青田,因为青田人是温州人进军欧洲的先驱——青田原先属温州地区。可以说,归侨是温州咖啡馆历史的重要书写者。但是,由他们带回来的咖啡,却往往是“重口味”的。

 


  2003年后,“锅”砸了,大概是老板回台湾去了。这期间,我转战本市一些星级酒店大堂吧, 开始接受那些穿得花花绿绿、在楼上开房聚赌、嗨皮等等项目,中午醒来下楼喝杯咖啡的人士的语言熏陶。我怀疑我的愤青语言风格就是从这些大师那里来的。有时觉得这挺好,平时办公室、客户处,大家一派端庄,到了这儿,看到的完全是另一个平行世界。我会以为是到了香港警匪片里某些黑帮讲数谈判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一位大哥嫌××大酒店大堂吧一个小姑娘上茶太慢,一巴掌扇过去,小姑娘捂脸跑回宿舍,跳楼死了。这事后来不知如何处理,反正我是不去那里了。口味重得像猫屎。

  几天前,在本市一个小咖啡馆,我在阁楼上喝拿铁,底下三个中年男,用瑞安方言热火朝天地聊着天,内容以嫖妓、吸毒、赌博、高利贷、黑吃黑为主,间或说一些欧洲时尚品牌、移民政策等,不时从嘴里蹦出几个意大利地名,比如罗马、米兰、拿坡里等,在他们嘴里是不可能听到翡冷翠或佛罗伦萨的,只有菲林茨。后来其中之一接到一个讨债电话,他回话嗓门爆响:我没跑路,我没关机,你还想怎么样?没钱,有命!来拿!

  这个重口场景,我起码见证了5年了。眼下这个群体,是隔壁一家大型商场里经营欧洲品牌服装的小老板们,他们在欧洲炒过蛋饭、端过餐盘,攒了点钱,回国发展。能做的,无非是倒腾些红酒、服装、欧元,放放高利贷、投投房地产。很多时候,在本市咖啡馆里,瑞安方言夹意大利文,是一种标志性的语言。如果非要说温州咖啡馆有血统可以追溯,那多半是意大利的。不说咖啡样式、装修风格,有几家店名干脆用意大利地名。

 


  除最典型、历史最悠久的重口味,还有其他流行风格。在我看来,最早的“锅锅”算小清新,有点青涩,就如我当年去喝杯咖啡都要像做贼一样,被人诟病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后来,这种清新路线越过众多油烟味的“咖啡美食”,先是在绿色的SPR上附体,再钻入了米色的艾利。我至今认为温州这么多咖啡馆里只有马鞍池艾利有点书香气,可能跟它那里原来开过北山书屋有关。

  除了小清新,当然还有文艺。BOBO是个代表,有自己的人文内核,0PP0虽然铺得大,却风格混乱,可以看得出内心孱弱。The story在换了主人后,也褪下了文艺的外衣。只能说,比起清新路线,走文艺路线对经营者本身要求更高。而文艺路线的后起之秀拾年咖啡,则略显轻浅,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让它更时尚更流行,已经不太适合我这种文艺中年了。

  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普通型的:不太强调清新也不太文艺高调,咖啡就是咖啡——有朋友自欧洲回来,说温州新开的咖啡馆,比老外家那边的精致多了、夸张多了。这个道理就如川菜,在四川,好的川菜只在寻常巷陌乡村一隅,朴素简约,而一旦出了川,尤其是出了国,则富丽堂皇金碧辉煌起来,至于味道,却不一定正宗了。

  所以,在温州,清新的、文艺的、重口的咖啡馆不难找,难找的是普通的。如ThinK、Time、here、尼珂波、拉瓦等。这种类型的,却往往生存不易,我常去的一些普通型咖啡馆,大都经营艰难,因为我需要安静、低调、朴素。可这往往赚不到钱。所以,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普通型的频频易主,甚至关门。搞得我很自责,以为自己害了它们。

  去Colosseo多了,有天老板娘不知从哪知道我的工作性质,来问我咖啡馆的推广策划该怎么做,于是我破天荒跟咖啡馆老板做了次交流。老板娘说Colosseo尝试过文艺路线,曾有歌手驻唱,也有附近一些机构白领在此搞小型聚会,但总觉经营成本这么高,生意还不够火。想再增加些内容,如:软装展示销售。我说算了吧,我可喜欢你的简约风,再往上加东西,我就要换地方了——慢着:根据历史经验,是不是我不来,生意就会旺起来呢?

 

来源:http://www.wzrb.com.cn/article370364show.html


*****************************************************************

发呆咖啡——无咖啡,不生活。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网易微博:http://t.163.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