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发呆咖啡
发呆咖啡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85
  • 关注人气:5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师与苦咖啡

(2011-06-10 20:12:26)
标签:

咖啡

发呆咖啡

通州

设计师

苦咖啡

生活

孤独

文化

休闲

分类: 咖啡故事

 设计师与苦咖啡



  他一辈子做空间设计,除这项工作之外,生活完全就是风一般的滑翔状态。没有家庭,一杯咖啡、一曲禅乐、一本书,连同一个坐在角落里的清瘦而寂寞的身影,就已足够。

  他是一个设计师。单身,一辈子没有被生活所累。作为一个台湾人,他在大陆的这座城市落下脚来,如一粒盐溶入水,平凡无奇。

  但他分明又是一种独我的存在。高端而个性化的空间设计,走遍中国的天马行空,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激赏爱好,都让他卓然而不群。

  他爱喝咖啡,早年也曾自己开过并帮别人设计过咖啡厅。作为一个还在实现的愿望,他说有一天他还会再开一家。接触过他的人或许都会想,这就是他的生活:一杯咖啡、一曲禅乐、一本书,连同一个坐在角落里的清瘦而寂寞的身影,就已经足够。

 

  闹市清影

 

  闯入颜兆麟的工作室,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偶然。

  那一天,我们到街上的一些咖啡馆、书店考察室内装修设计。依稀记得那幢名叫“国际企业中心”的大楼上,有一个台湾女人开的小茶社,两个房间两张桌子,茶友不多却皆已相熟,那个女人倚在一旁看书,偶来斟茶,场面温馨舒缓,舌尖至今留有余香。但仔细搜寻,如今却已不见踪影。正失落间,物管人员示意楼上有一间台湾人开的公司,可去问问。

  就这样,误打误撞我们推开了大观营建管理顾问工作室的门。很奇怪,门外的整座大楼,歌厅、游戏厅、小格子间的办公室,连同来来往往的80后、90后上班族,纷乱吵闹,但一旦步入这间工作室,梵乐的安静立刻扑面而来,恍若化外尘曲。

  这是一间极为简约、雅致的工作室,书架、茶桌、写字台,紧凑而和谐。靠书架前有一橘红色的沙发,其上坐着一位留长发的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男人,看着我们进来,先是打量,然后缓缓起身让我们在旁边的茶桌前坐下,并示意他的助手——一个同样静默的小姑娘给我们斟茶。

  茶很浓。同样浓的是这次单刀直入的谈话。我们介绍说我们要在某地建一个书吧,外带经营咖啡和茶餐,没想到话题一打开,这个名叫颜兆麟的台湾人就热情地为我们分析并提建议,古道热肠似对老友。

  “我和你们素不相识,要说就说真话。”他说。

  话语间,知道了他是一个来自于台湾的空间设计师。早年刚来郑州,他在附近开过小型咖啡馆,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还有以茶、以咖啡会友的意思。但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太快,咖啡馆惨淡经营不久就关门改弦。对此,颜兆麟淡然一笑,索性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出一片空间,以几杯清茶招待那些新交的朋友。

  我们,或许正成为他的朋友中的一部分。这次交谈之后,我和同事记住了他满屋的茶香和梵乐,记住了他书架上的寂寞和工作台前的明亮。有事没事再去,无论他在或不在,他的助手乐乐都会静静地在你面前摆上一杯茶,任你坐在那里看书或想心事。

  这个地方,适合这个城市忧郁的流浪者在这儿待下去。

 

  艺术承载生命

 

  一个中年男人的淡定是如何养成的?我想这需要经历诸多沧桑,阅尽滚滚红尘,看透世态炎凉,然后沉默、安静下来,让别人也让自己把过去的影子悄悄掩藏。

  颜兆麟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师。他在时间之上,让自己获得了空间的生命:走过了那么多的城市,为无数“知音”设计了那么多的私密空间,尽管来无痕、去无踪,但,正如古代无名的匠人一样,他通过自己极具个性化的作品延续了艺术生命。

  没有什么广告,也很少上新闻,颜兆麟的生意客户大多来源于他所交的那些朋友。“我为客户量身定做作品,绝对是个性化的;不追求量,就好像卖奔驰这样的高档车,设计费并不便宜,通过口碑在朋友圈中宣传”。正因为这样,颜的客户资源并不多,但他耐得住寂寞,“赚的钱足够用了”。

  在他心目中,空间设计是会“说话”的:顾客需要什么,它就表达什么。作为一个设计师,颜兆麟在开始构思前,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消费者互动。而这,毫无疑问保障了他的作品的质量,但同时又减少了他的作品的数量。

  "看一看城市,就能理解这座城市的居民在追求什么。透过设计,放大了生活,建筑影响着城市和我们的生活轨迹,室内设计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有的时候一个创意需要几年的时间,透过实际使用,才能心领神会。"

  也许是喜欢喝咖啡的缘故,颜兆麟设计的名声比较大的作品多与咖啡店有关,比如现在风靡一些城市的“思轩咖啡”,装修装饰少,空间设计的“颜氏”痕迹明显。在颜兆麟的心目中,将来时机成熟,他还要设计并开办真正符合自己理想的咖啡店,“让人们爱上咖啡,并从咖啡中体会到生活的宁静和快乐”。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无名艺术家颜兆麟。他一辈子做空间设计,除这项工作之外,生活完全就是风一般的滑翔状态。他单身,前半生没有一次婚姻,因而也就没有孩子。他告诉我,没家庭是一种遗憾,但假若没了空间设计这个工作,他也就没了生命。

  而这些所有的“有”或“没有”,让他早在年轻时就学会了淡定——那真的是一种类似于苦咖啡一样的人生。

 

  孤独的人?

 

  颜兆麟的生活状态很是简单。空间设计这个工作,带给他的好处是到各个城市去旅游,吃最具特色的饭菜,看最有魅力的景色,增长阅历、触发灵感。他还喜欢驾车自助游,一部相机、一本书即可打发旅途,而正因如此,他看到许多地方的文化遗存正遭到惨重破坏,“各个城市除了温度高低有所差别之外,其他建筑和基础设施都趋于雷同”。

  面对着这一切,他已没有太多的痛楚感。不过,对于自己另外一个“最爱”——咖啡店经营,他却无法做到处乱不惊。在他看来,内地一些城市,许多投资者已经走火入魔,只顾快速开店布局,却忽视了品位和服务,“优质的东西生存艰难,本来一个城市的生活观念还没达到人人愿意经常光顾咖啡店的程度,你硬要强加进去,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他主张不能把这个领域低俗化。

  这是一个生活者对自身理想生活的一种捍卫。颜兆麟把一切都当做生活,其内在没有对立,只有和谐和协调。比如他也做慈善,通过一些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有能力去帮助弱者是幸福的,是一种心意”,但他拒绝和媒体谈公益,“曝光了就会心乱,因而默默去做就是了”。他对善的看法是,“善于人知,不是真善”。

  茫茫人海,寂寂生存,颜兆麟一生或许都在随缘。正如我们莽撞闯入他的工作室,正如他以自然的口碑传播方式寻觅自己的客户,他或许一直都在悄然等待。

  在他的工作室,墙上挂有一个小女孩各式各样的照片,天真的笑容灿烂绽放,一问,才知是他的一位客户的女儿;在靠近窗户的一角,摆放着许多民俗书籍和艺术品,颜说那是他妹妹的爱好——妹妹前来照顾他的生活,附带着也发展起了自己的兴趣(我一直没问,那个曾经在这幢楼上开设小茶馆的台湾女人,是否就是她?)。这是一个温馨的自足世界,亲人、朋友、客户、陌生人,艺术、爱好、生活、生存,这些内容被颜兆麟自然而和谐地用空间设计理念统一在一起,它们,如同一杯苦咖啡,或许真的不会让一个人感到孤独。

  孤独的,恰恰是在生活中经常惊慌失措的我们。


来源:http://bschool.hexun.com/2011-06-08/130351740.html


*****************************************************************

发呆咖啡——京城第一家烛光咖啡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200号2楼 八通城铁果园站正南(葵花社底商)

电话:010-8157042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网易微博:http://t.163.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