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往昔,“三联咖啡”……

(2011-01-12 17:24:03)
标签:

咖啡

发呆咖啡

通州

三联

文化

读书

传统

杂谈

分类: 咖啡故事

忆往昔,“三联咖啡”……



  与“三联”有缘。

  “文革”落幕之初,百废待举。我所在的研究所没个地方落脚,租借了南小街51号“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层楼栖身。曾被革了文化命的“三联书店”也是临时租了一个地方,座落正好在南小街的一条叫做“北竹竿”的胡同里,“胡同”而叫“竹竿”,足见其逼仄了。一个敞开的似乎破败的“大门”,里面一个空荡荡的院子,三面几间旧平房。我的第一印象好像到了农村生产队堆放各种农具的地方。这就是“文革”后最早的“三联书店”了。

  不过,“三联书店”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文化代号。尤其是它的全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刻印着中国历史文化沧桑,叫人心铭着老一辈可尊敬的文化人邹韬奋、陶行知、陈翰伯等等一长串出版家、教育家的名字。这座书店的全名就是“文化”、“人文精神”的同义语,体现着使读书人感到亲热、熟悉的品味和风格。

  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其间曾在朝阳门大街过渡了若干年,也因陋就简,最终搬进了新盖的美术馆东街的韬奋图书中心的楼里;那已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了。这地方“风水”好,和古色古香的美术馆东西相对,交通也方便。大家说,“三联书店”从“竹竿”里钻出来,鸟枪换炮了。四面八方的读书人闻风而至。书店占用三层,比起如今那些很气派的图书大厦来,还显得小了些,但独具特色,尽管经常人满为患,整个书店却透着那么清爽、有序。例如地上一层是新出版的或被推荐的书,大部分是文史哲政经,“美男少女”之类的“畅销书”也难免有,但不占主要地位。地下一层最宽敞,书按出版社排,也按书的类别排。几年前我腿脚还灵便时常来走走,现在不行了,走不动了。

  到“三联”来的人不一定都买书,不少人是来看书的。沿楼梯两边坐满了人,人手一书,聚精会神,雅雀无声,当中留出一条上下楼的通道。二层是美术、音像的阵地。还有个小咖啡厅。这个小咖啡厅,值得说两句。

  咖啡厅是长方形的,细长条,十来张小方桌,很雅致,朴素,丝毫不“豪气”。顾客买了书,到这儿歇歇脚,翻翻买到的书,很惬意。备有expresso,capuccino,哥伦比亚,海南的,云南的,等等。我们有时约朋友来此闲坐;如果碰巧遇见了沈公(昌文)或其他相熟的“三联人”,那我们这次咖啡钱就省下了。

  记得有一回董“老板”(秀玉)忽发奇想,说要调配一种“三联咖啡”,约了一些朋友参加一个品尝咖啡的小聚会,来的自然都是些文化人。长条桌上摆了几种咖啡豆,标明各自的产地,任你选,现磨现煮。品尝后让你填一张单子,写明你是把哪一种和哪一种配在一起的,味道如何,如偏苦、偏酸之类。大家很开心,不过,“三联咖啡”似乎终于没有配出来。

  说“三联”,当然不能不说《读书》,从“文革”后第一期起,我每期都有,一直到制成了光盘。早时的《读书》编辑部号称“五朵金花”。丁聪有一幅尽人皆知的漫画,就画的是这“五朵花”。时过境迁,有的退休了,扬之水搞《诗经》去了,现在只剩下了吴彬和贾宝兰两“朵”。其他都是“新人”了。

  《读书》从一开始就举办一种半定期的“读书服务日”活动。在“竹竿胡同”时期,就借个地方办,后来在咖啡厅办:一杯清茶或咖啡,几块蛋糕;在夏天则几片西瓜。这种活动,照当时沈先生的话,没有主持人,没有主题,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三三两两,张三会李四。交流的话题无非是什么人出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之类的文化信息、文坛趣事。来的人老中青都有,也时有外地朋友正巧赶上。“三联”的编辑们、领导们有个不忘旧的传统,一茬一茬的作者、读者,他们都诚心诚意地记在心里;这不是小事,“文脉”就是这样维系下来的。近几年我因老病很少去“三联”了,原先的那种“服务日”还有没有,不得而知了。

  “三联”说到底就意味着“文化”,意味着与“俗”相对的“雅”;没了“文化”也就没了“三联”。我们每到新年都收到两样非常“三联味儿”的纪念品:一个典雅的贺年卡,一个口袋大小的日记本。这个小日记本可不寻常,有一年是每页的左(或右)上角印上一只玲珑精致的已作古的袁荃猷先生(王士襄先生的夫人)的刻纸,袁先生的刻纸幅幅都有诗意。“三联”专门为她的作品出了印刷精美的专集,士襄先生题集名《游刃集》。今年收到的日记本,主题是“再现传统”,署名吕胜中辑,照样每页角上一幅耐看的民间刻纸。譬如某页印的是一幅河南灵宝县刻纸,作者大名樊亚民,旁边两行小字说明:“莲花结子的水盆中,生长起繁茂的生命之树,树上爬满了猴子,仿佛要排列出一部家族绵延不断的族谱。”题曰“满堂猴”。今年是“猴年”么!这类的日记本本身就是件艺术品,舍得在上面写东西么?

  “三联书店”,名满全国,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高雅的人文格调。“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望这文化品味代代相传,别断了“香火”。
 

来源: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4/12/content_5543039.htm


*****************************************************************

发呆咖啡——京城第一家烛光咖啡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200号2楼 八通城铁果园站正南(葵花社底商)

电话:010-8157042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网易微博:http://t.163.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