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寻咖啡下潞江

(2010-03-24 17:54:00)
标签:

咖啡

发呆咖啡

生活

潞江

潞江坝

铁毕卡

杂谈

分类: 咖啡百科

  “富饶美丽的潞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一曲优美的歌谣《富饶美丽的潞江坝》,已能带你走进那美丽的世界,让陶醉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情。地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的潞江坝,横断山脉滇西纵谷,高黎贡山高耸的山峰连绵不断,被形象地称为“一江、一山、一坝”。在一个薄雾轻蒙的清晨,如掀开洁白的纱帘步入殿堂一般走进了潞江坝,江水中紫气升腾,在若隐若现中,远山近树和雄伟的怒江大桥,已让你步入了梦幻境界。高耸的山峰遮挡了来自东方的阳光,仿佛希望这梦境能醒得迟一点,渐渐地在远山中出现一片微红,积聚的云层开始向四处扩散开来,初升的太阳终于有了一丝缝隙透射出第一缕亮光,此时呈现在眼前的已是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在这“太阳与大地拥吻的地方”,潞江坝给了我一份惊喜的见面礼。曾经有人用“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下去还能抓到一把花生”来形容潞江坝的富足。而当明媚的阳光普照坝区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望不到边际的数万亩咖啡园,从坝区一直绵延至高黎贡山沿线,这时开始相信一位的朋友的话了:“潞江坝的咖啡豆可比天上的星星多”。

 

为寻咖啡下潞江勤劳的汗水培养出了满山咖啡园的累累硕果

  深山里的至尊咖啡树

 

为寻咖啡下潞江云南有着在中国种植咖啡最早的历史

  云南有着在中国种植咖啡最早的历史,据说早在17世纪,就已经有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把第一批咖啡豆带到了云南大理一带种植,保山潞江坝的咖啡种植历史是否能追溯到那时无从考证,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里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咖啡产业种植,由于这里具备了气温高,雨量适宜,光照充足,富含矿物质的红色火山灰土壤的生态环境,使得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特别的优越,所产咖啡品质优良、香味醇和,也就留下了“咖啡馨郁产潞江,中外来宾共品尝”的美赞,现在潞江坝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良种基地和重要产地之一。

 

为寻咖啡下潞江咖啡并不原产于中国

  咖啡并不原产于中国,其品种分类也很多,但总体可分为阿拉比卡种(Arabica)和罗巴斯塔种(Robusta),而阿拉比卡种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铁毕卡(Typica)了,牙买加蓝山咖啡、夏威夷柯那等被世人认可的上等咖啡就是这一品种。

  现在潞江坝种植的咖啡品种主要是经过改良的咖啡品种卡蒂莫,原来种植的老品种铁毕卡已经很少了,其原因就是铁毕卡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且抗病害能力弱,种植的难度和收益问题使得这一被世界公认的优秀咖啡品种逐渐在种植产地被高产量的品种所替代,甚至成为了难得一见的稀有品种,难怪有人发出感慨:“那是传说中的铁毕卡吗?”

  也许是高黎贡山和怒江的险峻隔离了来自世间的纷扰,也许是至尊咖啡太眷顾这片美丽的土地,潞江坝终为铁毕卡留下了一片生态家园,也正是有了这份隐藏,铁毕卡才成为了世人鲜知的珍稀品种。从2002年邱永汉老人第一次踏进潞江坝时起,潞江这一中国稀有咖啡树种的最后家园又一次步入人们的视野中,为探寻传说中的铁毕卡,在台湾、日本以作家和投资家著称的邱永汉,从香港跋涉千里来到潞江,为保存和培育好这一至尊咖啡品种,邱永汉老人创建的“邱公馆食品(云南)有限公司”落户潞江,在潞江这个至尊咖啡的生态家园,铁毕卡开始续写新的传说。现在邱公馆在潞江已是惟一一家从建设咖啡庄园种植到加工生产铁毕卡咖啡的公司。


  巧遇国外“职业咖啡迷”

 

  初到潞江坝,还没有来得及去好好参观一下咖啡园,在邱公馆食品(云南)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却遇上了一群疯狂的咖啡“粉丝”—来自韩国“COFFEA COFFEE”咖啡公司的一行8人考察团。崔智旭是他们的领队,参加过国际咖啡师大赛并成为韩国咖啡师国家代表的崔智旭已经是第三次来云南保山潞江坝了,而他带领的这个年轻团队成员,也是该公司的新秀。

  用“疯狂”来形容他们对咖啡的迷恋再贴切不过了,从韩国仁川飞越数千公里,经昆明至保山再到潞江,咖啡就像一剂强心针一样让他们个个兴奋不已。你看他们才到邱公馆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流程、参加咖啡豆的分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这里的咖啡豆是如何初加工的、怎么剥皮、如何发酵,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眼看天色已晚却执意要到咖啡种植园中去参观,跳上农用拖拉机就不下来了。

  在邱公馆安排的咖啡种植园采收活动中,亲自收获硕果累累的咖啡豆让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过足了充满原生态色彩的“咖啡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品尝咖啡了,这是他们最好的休息方式,在高大的木棉树林荫下,铺着白族蜡染的木桌上摆放上咖啡器具,用滤纸过滤法烹制一杯浓香的咖啡,在细细品味中度过闲暇时光,此时在都市人眼里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

  在飘荡着咖啡浓香的氛围中,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咖啡“业界”人士们,在品味中感受、在感受中交流,咖啡成为了惟一的话题。“在我看来,如果把韩国咖啡看作是一位非常有文化的淑女,那么这里的咖啡就一定是一位很有礼仪的绅士”,“COFFEA COFFEE”咖啡公司社长崔智旭这样描述了中国与韩国咖啡的不同。“那么淑女与绅士间是否应该有一份好姻缘呢?”崔智旭含笑中频频点头。其实,从本着给消费者奉献最好的咖啡这一共识出发,“COFFEA COFFEE”咖啡公司和邱公馆多年前就建立了这种企业间的独特交流方式,这不仅仅是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一种交流,更成为中韩咖啡业界建立深厚友谊的纽带,浓情体验本因这迷恋中的铁毕卡。

 

  品质咖啡 文化放彩

 

  香味浓厚、酸味适中、口感细腻干净、余韵回甘持久是完整呈现铁毕卡风味的极品咖啡的代表。而要有极致的表现,品质优良的咖啡原料就是关键。在邱公馆的潞江生产基地,咖啡园位于海拔800米—1200米的山地,这是最适合培育咖啡黑钻品种铁毕卡的地带,原料咖啡的生产控制从铁毕卡的种苗种植就已开始,为解决铁毕卡容易遭受病害的问题,邱公馆在栽培种植中引入了应用中、日、多米尼加三国技术而确立的有机栽培技术,并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遵循着手工作业的程序,一般卡蒂莫咖啡原料的加工程序从采收、初加工到发酵、筛选和入库有10个环节,而铁毕卡咖啡原料的加工程序则需要12个环节,其操作流程和要求更为严格,进行加工的鲜果要进行水洗和初选,基本都是要当天处理完毕,经过发酵后再进行二选和筛选,留下最好的原果进行脱壳、脱水和干燥,才能加工入库,每一批经过分级的咖啡原料产品都有关于收获日期、加工方法等编号内容记录。这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确保咖啡品质而做,就连曾经走遍非洲埃塞俄比亚、南美洲哥伦比亚和亚洲印度尼西亚各咖啡种植园和加工厂的韩国咖啡师国家代表崔智旭也不无感叹地说:“为保证咖啡的品质,从粘土控制开始做起,在邱公馆是第一次见到。”

  潞江坝居住着汉、傣、傈僳、德昂、回、彝、苗等多种世居民族。在这里,各兄弟民族和谐共存、团结繁荣,共同孕育出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并保持了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组合。植根于生态潞江的邱公馆,同样有着民族文化的浓墨重彩。美丽富饶的潞江坝养育着云南各民族的子孙后代,他们又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培养出了满山咖啡园的累累硕果,这注定了产自潞江的铁毕卡,已在基因组合中融合了民族文化的排列,在邱公馆的种植庄园中员工基本都是本地的民族农户,傣族、苗族、彝族,民族风情就是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穿着着本民族艳丽服饰的农户们,为采收的季节增添了无比的光彩。走进邱公馆生产基地,在小小的会议室中,悬挂着邱老先生在傣家竹楼前的留影,反映当地民族生活的图片、各民族的服饰成为这里别致的装饰品;在生产区工作的女员工都身穿民族特色浓郁的围裙,这让她们的工作也是那样“工艺”,哪怕这项工作也许是很体力的。在邱公馆的咖啡厅,醒目亮丽的招牌上、各种口味的咖啡产品的包装上、都会看到由不同颜色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组成的象形文字与咖啡豆图案,就是随便抬起杯子,一块精致的象形文字图案茶垫也会让你爱不释手,在这里云南纳西族的文化已经和咖啡文化紧紧结合在一起。细细品味中,铁毕卡的浓香中已多了一份云南民族文化的原汁新味。

  同样是在一个晨雾未散的清晨,在匆匆忙忙中我离开美丽的潞江坝,回味着铁毕卡的浓香暂时告别这段乐趣无穷的咖啡时光,但不论在哪里,只要能喝到铁毕卡咖啡的地方,在享受久违的温馨舒适中我一定会想起潞江坝的星星。


  认识咖啡

 

  世界上的咖啡树共有四种,真正具有商业价值而且被大量栽种的只有两种。一种是阿拉比卡种(Arabica),另一种是罗巴斯塔种(Robusta)。不同品种的咖啡豆有不同的味道。但即使是相同品种的咖啡树,由于不同土壤、不同气候等的影响,生长出的咖啡豆也各有其独特风味。

  阿拉比卡种咖啡树比较难栽种,它们喜欢温和的白日和较凉的夜晚,太冷、太热、太潮湿的气候都会对它有致命的打击。阿拉比卡种咖啡树需要种在高海拔的倾斜坡地上,因此采收一定要用人工爬上爬下地进行,困难度极高。但由于阿拉比卡种咖啡豆的香味特佳,味道均衡,而且咖啡因含量比较少,因此虽不易栽种,但实际上栽种量占咖啡总栽种量约70%。

  罗巴斯塔种咖啡树耐高温、耐寒、耐湿、耐旱,甚至还耐霉菌侵扰。它的适应性极强,在平地就可生长得非常好,采收也不一定需要人工,可以完全用震荡机器进行就栽种方面来说,罗巴斯塔种咖啡树有百般好处,只可惜生产出的咖啡豆香气较差,苦味强,酸度又不足,而且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种的一倍。罗巴斯塔口啡豆口味上较有个性,多用做混合调配或速溶咖啡之用。

  这两种咖啡豆以产地分,阿拉比加种多产于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牙买加、墨西哥以及衣索匹亚、肯亚、坦尚等国。阿拉比加咖啡豆颗粒较大,大小一致,颜色均匀有光泽。

  罗巴斯塔种咖啡豆则多数颗粒较小,形状大小不一,外观不甚好看。主要生产于乌干达、科特迪瓦、刚果、扎伊尔、安哥拉等国。一般在咖啡馆喝单品咖啡时最为大家熟悉的咖啡豆如巴西山多土、哥伦比亚曼特宁、也门摩卡、牙买加蓝山等,都是属于阿拉比加种的优质咖啡豆。

 

来源:http://lux.hexun.com/2010-03-24/123090429.html


*****************************************************************

发呆咖啡——京城第一家烛光咖啡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200号2楼 八通城铁果园站正南(葵花社底商)

电话:010-8157042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咖啡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