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琴这一年,发现女儿的新突破

(2014-11-28 13:26:33)
标签:

学琴之路

亲子关系

学会成长

米小妈妈

家有学琴娃

分类: 家有学琴娃

学琴这一年,发现女儿的新突破

/米小妈妈

女儿从去年11月份正式开始练琴,至今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我和女儿度过了很多愉快和美好的时光,在我和先生以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她虽然偶尔也对练琴这件枯燥的事情感到排斥,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很欣喜的接受着自己的成长,感知音乐的美,并在每天坚持的刻苦练习中找到了乐趣。

“妈妈,我真的找到感觉了,就是老师说的那种感觉,那种在钢琴上轻松跳舞的感觉,手指灵活的感觉。”昨晚女儿在练习时从琴凳上跳下来跟我开心的说。

“是吗,那真的太赞了,你看老师没骗你吧,只要坚持练习,就真的会出成绩的。”我用老师鼓励她的话继续的给她积极的正能量(进入11月份以来,老师就经常会说女儿要出成绩了,我想这成绩大概就是女儿找到的所谓的感觉吧)。

“妈妈,给我一个拥抱,我会更有力量的。”跟每天的练琴一样,从开始、中间、结束后,女儿会索取很多次的拥抱,并把这种拥抱定位成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9点,女儿还在钢琴上继续秀她找到的所谓的感觉,乐此不疲。

“该睡觉了,楼上楼下的叔叔阿姨都该睡觉了,你再练下去就会打搅他们了。”我提议着。

“可是这种感觉太美了,我不想停下来,我再练5次就行。”女儿嘟着嘴。

我微笑着鼓励并默许了她的行为。

睡前,我有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爸爸,我找到那种感觉了,我给你弹琴。”早上6点女儿醒来,摇醒先生。

先生夜晚11点才应酬回家,对女儿找到练琴感觉的事一无所知,在我的普及下,先生大概知道了原委。

于是从6点到7点这段时间,除了洗脸刷牙,女儿还继续在琴上不停的弹奏。从拜厄到车尔尼到布格缪勒,她在用这样的方法表达自己喜悦。

这种所谓的感觉大概就是某种学习到达一定练习程度之后的一个自我认知,就像小时候我练习钢笔字时,最初觉得自己字很丑,练习到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字很美,再练习下去又觉得很丑,然后又觉得很美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个阶段。

而女儿所处的阶段应该在第一个自我肯定期,而对于这样的自我肯定,我是必然要给她大大的鼓励和肯定,并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她一些粗浅的道理(比如,坚持练习就会出成绩、刻苦练习很重要、基本功练习必须每天进行之类的)。

学琴这一年时间里,女儿练习的时间估算应该会有500-600小时,这样的时间值也值得很多家长去参考,或许只有达到这么多的练习之后,才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自我肯定。

我想,也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练习曲目难度的加大和各类新的指法练习带来的枯燥感,这种自我肯定会被困难和无聊的练习所替代,但这也不要紧,毕竟练琴和任何学习一样,需要的是长久的坚持。

在我和先生的构思中,并未希望孩子将来以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也并不是希望孩子学习音乐来满足家庭的虚荣心或者让女儿在应试教育阶段起步更快占据各类先机。而是把这作为培养孩子欣赏美的一种辅助手段,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帮孩子)坚持下去,并在学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开拓知识面,并全面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女儿学琴之后接受过很多家长的咨询,为什么孩子有主动自发练琴的欲望,并能坚持每天练习,且心态还未对练琴产生抗拒,其实没有绝招,如果有总结起来大概有这样的几点。

1.我和先生平静宁和的心态,并未希望孩子练琴来成就我们的虚荣心,也未希望孩子能成为大家或者孩子拿到某些机构的考级证书,单纯的是希望孩子拓宽知识面提升审美能力。

2.对孩子温柔的鼓励和安慰并和孩子一起的学习坚持,如今虽然手上练琴的功夫我不行,但是读谱、识谱、基本音乐理论我好像也蛮厉害的。

3.坚持的每天练习,从学琴前就开始带着女儿找专业的老师来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并在车上、家里的音响经常给女儿播放一些钢琴演奏曲,激发她的兴趣。

4.用拥抱和微笑代替呵斥和谩骂,用心平气和代替气急暴躁。

5.给孩子寻找演出机会,并找到一些非专业的观众(如果孩子的姥姥姥爷,都已经被发展为非专业听众,并以热情洋溢的鼓励来赞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6.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