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铁乞讨族学做父母爱的教育亲子关系育儿 |
分类: 学做父母 |
北京:当孩子遭遇地铁“乞讨族”
文/米小妈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地铁也不例外。这里每天都有故事、这里和在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休戚相关、这里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无奈,也有我们对在这个城市生活未来的期盼!
当然,这里也会有人间冷暖。
比如,这里隔三差五你就能见着形形色色的地铁乞讨族,观其表他们着实该让人同情,但是通过各色的新闻我们似乎又看到这些乞讨族背后的利益链条,那些我们泛滥的同情心成为一群人敛财的工具,在那个瞬间我们似乎又学会了活生生的冷漠。
同情和冷漠成为附着在我们身上的两个典型的标签,如果追根救援我们为什么一边同情却一边冷漠,大概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们看到过太多的欺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以至于我们习惯不再去相信,不愿去相信。
这大概就是成人的世界。
而如果当孩子遇上这些乞讨族,我们又该如何?是活生生的将生活真实的一面在孩子面前撕裂,还是继续努力维持和保存着孩子的对善良的认识,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是个难题。
而我,最近也遭遇了这样的难题。
女儿上学放学路上一般都是以自驾车配合公交出行为主,很少做地铁。周六朋友来京小聚,地铁交通最为方便,遂选择地铁出行。
来回的两个旅程中,我和孩子都遭遇了地铁乞讨族。
在撕裂的真实和对孩子善念的保护上,我选择了后者。
米小:妈妈,他们为什么在地铁里唱歌?
我:他们在为大家表演,大家坐地铁实在是太无聊了。
米小:哦,可是为什么他们端着帽子跟大家鞠躬要钱呢?
我:既然他们给大家表演了,如果他们表演的好,大家自然要给人家付钱呀。
米小:那我觉得她唱的很好,我也要给人家付钱。
我:好的,那你觉得付多少钱合适?
米小:就圣诞老人送给我的压岁钱吧。【圣诞节圣诞老人给女儿送了10块钱】
米小将10块钱给了乞讨族,并奶声奶气的说:“叔叔,你的歌唱的真好听”。
那么一个瞬间,我看到乞讨者的眼神里的飘忽,是对孩子善良的肯定、还是对自己行为的不懈,甚至还是对这种生活的无奈?
总之,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形势所逼,对于地铁一族,特别是各种残疾被带出来乞讨的孩子,能多要来一块钱也许他们就能吃上个丰盛的晚餐,而即使是被骗,被骗走的也只是我们的一杯咖啡、一杯果汁的零钱而已。
对孩子,我们还是应该保留他们适度的善良,虽然这个社会还有很多的不如人意、虽然你我也有着很多的无奈。
而他们,放弃自己的尊严,卖唱、卖笑、卖可怜,这也算是一种付出吧,虽然对于我个人我特别反感这种形式,但是对于孩子,特别是孩子面前,我们还是为孩子适度的保留一些对爱、对善良、对别人的怜悯之心,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米小,他们不是乞讨,他们只是在表演 ,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一样,他们也是在工作,你如果觉得他们表演的好就要对别人的劳动表示尊重,所以你得付钱。他们可能欺骗了我们,但是他们跪着在行走、他们身体有残疾本身就不容易。也有很多人会骗我们,但是反正他们是身体都有着一些残疾给点钱也无所谓,就少吃点零食呗。
当以轻松的方式将这些道理告诉给女儿,她的接受度还算可以。
这就足够了。